
一些市民喜愛的盆栽也是蚊蟲滋生的場所 (黃墩良 攝)
10日,泉州晚報報道泉州市區美食街、津淮街蚊子滿天飛,給市民帶來了困擾。見報后,豐澤區愛衛辦和疾控部門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經查,這種綠色的蚊子系搖蚊,不會咬人,無毒,市民無須擔心。昨日下午,迎津社區和前坂社區再次組織人員,對一些容易滋生蚊蟲的地方進行消殺。
部門現場調查有積水的地方蚊子多
昨日上午,豐澤區愛衛辦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來到津淮街和美食街等地現場查看。疾控中心傳疾股負責人李先生隨身攜帶了一把手電筒。
在津淮街一家店面的后面,有一處洗手池,池中有積水,積水上面漂浮著不少蚊子的尸體。李先生用手電筒一照,肉眼還可發現小幼蟲在水中蠕動。“這些幼蟲長大了,就會到處飛。”李先生介紹道。
在美食街背面內溝河旁邊的一處工作室內,種植了大量盆栽,盆栽有的是水植的。工作人員發現,在一些有水的瓶瓶罐罐內,有大量的蚊子尸體和幼蟲。此外,路上有積水的地方,同樣出現這樣的狀況。
“多,實在多。”美食街一家餐飲店的老板說,這個月以來,因為蚊子特別多,生意受到了很大影響,“擔心湯里掉進蚊子,有些顧客不敢來吃。”
李先生當場對這些蚊子進行采樣,以便查清蚊子的身份。
蚊子屬于搖蚊不咬人不攜帶傳染病
昨日下午,經豐澤區疾控中心詳細甄別,這些蚊子名叫搖蚊。
據悉,搖蚊遍及世界各地,已知的有5000余種,為一類十分常見、耐受性極強的水生昆蟲。其在各類水體中均有廣泛分布,體色多樣,白色、黃色、淡綠色、黑色等。近段時間,出現在津淮街和美食街一帶的搖蚊,大多是淡綠色的。
搖蚊是雌雄異體,在溫暖的季節,水里食物豐富,雌搖蚊產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產卵幾枚至幾十枚,在母體的孵化囊里直接發育成小搖蚊,這些小搖蚊通常都是雌的。搖蚊成蟲期基本不取食,或只攝食植物汁液。夜間具有強向光性,喜歡往亮燈處“湊熱鬧”。
“這段時間,這種蚊子比較多,跟天氣有關,剛好是春夏之交,加上雨水多,適合搖蚊的生長,等天氣熱些,就會少了。”疾控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搖蚊本身并不攜帶傳染病,不會吸血,不會叮咬人,市民不必擔心。
蚊子季節到來部門近期多次消殺
昨日下午,豐澤區迎津社區和前坂社區再次組織人員,對一些垃圾桶、積水處等容易滋生蚊蟲的地方進行藥物消殺。
豐澤區愛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蚊子到來的季節,豐澤區全區在4月21日到5月10日,組織了大規模的藥物消殺,特別是在農貿市場、學校等地方。下周,豐澤街道將對地下管道進行熏殺。
“實際上,蚊子最喜歡積水的地方。”豐澤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積水處,蚊子產卵繁殖得很快。在市民家中,很多不經意的地方,如瓶瓶罐罐內的積水,往往是蚊子滋生的最佳場所,因此市民平時應該注意及時清理家中的積水。
豐澤區愛衛辦也提醒市民,保持干凈良好的環境,才能有效擠壓“四害”(蒼蠅、蚊子、老鼠、蟑螂)的生存空間,美好的環境,需要全體市民的共同創造和維護。(記者黃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