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過半,2025年的“期中考”已至。翻開安溪縣招商引資成績單,一組數據格外亮眼——簽約項目85個,總投資超520億元!全縣上下對高質量發展信心倍增。
招商引資的成效,不僅體現在躍升的數據上。金秋時節的茶鄉大地,處處是“碩果滿枝”的生動圖景。一批批項目建設高歌猛進,一個個產業加速成勢,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畫卷處處鋪展。如今的安溪,“營商環境優、產業發展好、招引優勢強”的強大“磁力場”加速形成,項目與資本如百川歸海般匯聚而來。
鏈上招商 織密產業“錦繡圖”
安溪的故事,繞不過工業。工業的發展,繞不過產業鏈的蝶變。
面對新的招商引資大考,安溪早已開始“提著籃子選好菜”,圍繞八大產業鏈,以招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切實把大項目、好項目嵌到產業鏈上。

茶小牛生產線試生產
走進位于官橋鎮的安溪烏龍茶新茶飲原料茶生產加工項目生產車間,只見各機械設備有條不紊地運作著,茶葉在生產線上流轉,茶香四溢。“公司主要生產鐵觀音烏龍茶、原料茶,供應康師傅等知名品牌制作茶飲料。”該項目負責人吳彩焱介紹,項目在7月底正式投產。
這樣的優質項目,在安溪招商“半年報”中并不少見。宏鑫達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項目、迪特盈軌道智能檢測設備制造項目、茶小牛功夫茶機器人生產基地項目……漸次增多的好項目,正是安溪縣產業鏈“籃子”時挑出的“好菜”。
“鏈”上發力,既要引龍頭,更要拓生態。“建立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機制,聚焦精制茶加工、光電信息、新能源技術等主導產業鏈,按招引機會分級分類建立目標‘企業庫’‘客商庫’和‘項目庫’。”縣招商辦副主任許琪峰道出鏈式招商的秘訣,“同時牽頭繪制泉州烏龍茶產業鏈招商圖譜,‘按圖索驥’找準招引方向。僅上半年,就引進7個投資超20億元的重大項目。”
鏈式招商結出碩果的同時,安溪縣也深諳“借船出海”之道,將目光投向蘊藏巨大能量的僑力資源。今年以來,縣招商辦借力春節、端午等傳統佳節,聯合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及各鄉鎮,舉辦新春鄉賢茶話會等活動,深化僑情聯誼,掀起一波又波招商引資新高潮。
鄉情濃,則僑力聚;僑力聚,則項目來。上半年,安溪縣已成功招引開普樂微電子生產基地、正統億新茶飲原料茶生產基地等僑港澳臺僑及在外泉商項目12個,總投資104.8億元,超時序進度15.5%,超額完成階段性任務,彰顯“歸巢經濟”的巨大潛力與發展速度。
全域布網 下活招商“先手棋”
翻閱2025年招商引資的“新答卷”,“走出去”無疑是個高頻詞匯。
開年伊始,全縣招商軍團便開啟“奔跑模式”??h四套班子領導帶頭率隊,奔赴成都、重慶、北京等地,走訪考察企業、精準對接項目、搶抓合作機遇;全縣招商專班迅速響應,各級各部門主動出擊,結合自身優勢,開展高頻次叩門招商,一批合作協議相繼簽訂、落地。

“蓉城相匯 安西共贏”成都招商會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上半年,全縣累計“走出去”開展招商活動30余次,簽訂項目50余個,為招商引資超額完成目標提供最堅實的支撐。
“走出去”的步伐不止于“跑起來”,更在于“謀新局”。安溪縣在全市率先“破冰”,精心策劃“蓉城相匯 安西共贏”成都招商會,通過全方位展示特色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條及發展機遇,向西南地區實力企業拋出“橄欖枝”;緊隨其后,“溪聯兩岸 安創未來”專場活動在福州舉辦,精準聚焦臺商資源,為兩岸產業深度對接搭建起堅實橋梁。
兩場重磅活動成效立竿見影,成功推動16個涵蓋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茶業、文旅康養等領域的優質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高達138.8億元,為安溪縣產業升級注入了澎湃動能。
布點擴面,更要落子關鍵。今年,安溪縣戰略性在北京增設招商分中心,一舉實現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四大核心經濟區域“招商前哨”全覆蓋。
“北京分中心的設立,徹底填補我們在北方經濟圈的空白。”縣招商辦主任許奇樹指著手中的招商地圖說,“每個分中心都承擔著深耕區域產業資源的職責,已形成信息捕捉、企業對接、項目跟進的閉環鏈條,讓招商更‘貼地’、更高效。”
如今,北京招商分中心的好消息不斷傳來,招商專員正積極對接宗申集團、浪潮集團、中建六局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以及高德地圖、北大光電研究院等行業龍頭,新一輪合作機遇正在孕育。

“溪聯兩岸 安創未來”專場活動
厚植沃土 催開項目“向陽花”
“從洽談到簽約,再到項目開工建設,無論是證照辦理,還是各類審批程序,縣里有關部門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服務。這正是項目能快速動工的關鍵。”城東商業文旅綜合開發項目負責人李明強感慨道,這份細致服務背后,是安溪重商興商、親商愛商、護商安商的濃厚氛圍。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投資興業的“廣袤沃土”。對安溪而言,一流的營商環境,既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生產力、驅動力。項目簽約只是“起點”,如何做好招商引資的“后半篇文章”,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發展好,才是關鍵所在。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這一理念,已成為安溪縣推動項目落地的行動指南。“做好招商簽約項目落地工作,靠的就是分秒必爭的意識。”許奇樹介紹,全縣上下牢固樹立“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理念,對已簽約項目,想方設法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全力推動項目盡快落地生根、企業盡快茁壯成長。
理念落地,機制先行。安溪縣創新建立“專班跟蹤+重點調度”工作機制。縣分管領導“單兵教練”,下沉官橋、龍門等鄉鎮解決實際問題;“一部三辦三局”每周滾動調度節點問題,確保事事有回應;縣招商辦常態化深入一線,既“幫辦服務”又“督查推進”,形成閉環管理。目前,已有120個項目提交開工投產材料,10個項目成功入選市重點領域項目庫。

國泰達鳴精密五金制造生產項目 黃東華/攝
盤活資源,精準匹配,是加速項目落地的又一“抓手”。“我們全面梳理縣域閑置資源,共盤活閑置廠房49.49萬平方米、閑置樓宇10.25萬平方米,成功為茶小牛、幫利茶業等項目找到‘理想家園’,讓‘沉睡資源’變成‘發展資產’。”許奇樹介紹。
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從未止步。安溪縣充分運用基金招商模式,成功推動北京天創信用項目實現“基金返投”1000萬元,為項目落地“加速度”增添了強勁的資本引擎。
一子落而滿盤活。從理念引領到機制保障,從精準服務到創新突破,安溪縣正以全方位“硬舉措”優化營商“軟環境”,讓更多簽約項目跑出“安溪速度”。正如李明強所說:“在這里,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項目落地的‘安溪速度’,更體會到了服務企業的‘安溪溫度’。”(記者 吳梅珍 通訊員 黃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