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和縣司法局大溪司法所突破常規監管模式,突擊點驗轄區內20名社區矯正對象,走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莊上大樓,開展了一次公益服務活動。此次活動將社區矯正工作與文化遺產保護、人居環境整治及消防安全宣傳深度融合,實現了教育幫扶與基層治理的雙重提升。

公益活動進土樓,化身文物“守護者”
莊上大樓是迄今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方形土樓民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活動中,社區矯正對象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拿起清潔工具,對莊上大樓及其周邊環境進行細致清理。他們認真清除草叢、角落的塑料袋、煙頭、紙屑等雜物,不放過任何衛生死角,以實際行動使這座古老建筑群的歷史風貌更加整潔。通過親身參與文物保護,矯正對象不僅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也在勞動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了積極向上、回報社會的內在動力。

消防宣傳進村落,筑牢安全“防火墻”
完成土樓環境清理后,矯正對象與大溪司法所、鎮應急辦工作人員共同組成宣傳小隊,深入土樓內部及周邊村民家中,擔任起“消防安全宣傳員”角色,向住戶和商戶發放宣傳資料,耐心講解日常用電用火安全、初期火災撲救及火場逃生自救等關鍵知識,并協助排查電線老化、雜物堵塞通道等安全隱患,提醒居民時刻保持警惕。這一過程使矯正對象從“被管理者”轉變為“安全貢獻者”,既提升了其遵紀守法意識與社會公德,也有效延伸了基層消防宣傳覆蓋面,增強了社區的整體安全防范能力。

創新矯正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此次突擊點驗活動,不僅檢驗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在管成效,更通過親身參與公共服務,為文物保護和鄉村安全注入了新生力量。下一步,大溪鎮將繼續創新社區矯正方式,結合轄區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服務與法治宣傳,持續提升矯正工作質量與效果,為維護地方和諧穩定、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力量。(賴鵬輝、盧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