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秒,一塊精密繼電器在宏發電聲的自動化生產線上完成組裝;
15分鐘,“新長泰人”的生活節奏丈量出產城融合的“幸福半徑”;
14天,“企業服務小隊”在項目建設一線書寫營商環境的“長泰溫度”;
……
這組躍動的數字背后,是長泰經濟開發區以黨建“一根針”,穿起產業升級、城市提質、人才匯聚“千條線”,精心繡制“產城人”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圖景的生動注腳。

長泰經濟開發區俯瞰圖
從“單打獨斗”到“鏈式聚變”
走進漳州宏發電聲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依托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生產線,一個高精度的繼電器只需0.8秒即可完成組裝。

在漳州宏發電聲的生產車間,生產設備正高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序忙碌著
這高效的“0.8秒”,不僅是宏發電聲自動化水平的體現,更是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協同的成果。
在宏發電聲半徑5公里范圍內,宏興泰電子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的注塑沖壓件,不到3分鐘便能“抵達”宏發電聲的倉庫;銳騰電器的沖壓件從生產線上“下線”后,15分鐘即可到達宏發電聲的廠區……在長泰,圍繞宏發電聲的配套企業高度集聚。
“觸手可及”的上下游、“分鐘級”的響應,正是長泰區以“鏈主”為核心、打造產業“雨林”生態的縮影。去年9月,長泰區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這個以立達信、宏發電聲、新峰科技等為龍頭的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以全區20%的規模工業企業數,撬動了全區48%的產值,鏈式效應帶來的產業聚變清晰可見。

長泰經濟開發區交通路網四通八達
然而,如何讓鏈上企業從“比鄰而居”升級為“同心共贏”,實現真正的協同創新與降本增效?
答案在于組織創新。今年4月,長泰經濟開發區打破企業“圍墻”,創新成立電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產業鏈聯合黨委。
聯合黨委的成立,讓“鏈”上的兄弟企業從“地理鄰居”變為“組織同志”,聯合黨委定期組織“鏈上主題黨日”“技術攻堅沙龍”“供需精準對接會”,通過“郵寄‘紅色家書’”“書記敲門活動”,搭建平臺促進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推動鏈上企業抱團發展、聚合優勢。
“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就是要發揮政治引領和資源整合優勢,變企業‘單兵作戰’為產業‘軍團作戰’,將組織力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與競爭力,最終實現‘共同壯大’。”長泰經濟開發區人力資源局局長湯來勇一語道破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
從“坐等上門”到“主動敲門”
若說組織建設是基礎,那么精準服務則是保障。
“辦事最高效,服務最熱情。”“服務萬千企業,振興一方經濟。”……走進長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企業服務科,一面面錦旗格外醒目。

走進長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企業服務科,一面面錦旗格外醒目
近年來,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發展,長泰經濟開發區組建了多支由黨員業務骨干為核心的“企業服務員”隊伍,黨員干部化身“企業管家”,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敲門”,將服務精準送達企業急需處。
福建三龍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新銳,其長泰項目落地之初,面對復雜的“三證”(《不動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流程一籌莫展。長泰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員”隊伍聯合相關部門主動上門,全程指導材料準備,并聯協調審批部門,打通堵點。
“效率很高!不到兩周的時間,我們就一次性拿到了開工必需的‘三證’,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看著項目如今全力拉滿“進度條”,福建三龍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惠亮感慨萬千,“長泰速度”為企業贏得了搶占市場的黃金時間。
同樣受益的還有漳州瑞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土地交付問題未能及時解決,使其擴建計劃遲遲不能落地,資質核驗也無法順利通過,企業發展一時陷入了瓶頸。開發區黨員干部主動聯系企業,協助梳理林地審批流程,加速推動土地證辦理,將企業“跑腿”轉變為各部門間的高效“接力”。在政企協作下,瑞思精密的項目得以快速推進,企業發展開始步入正軌。

長泰經濟開發區的黨員干部正在為企業排憂解難
企業有呼,服務必應。長泰經濟開發區深入開展“千名干部掛千企”幫扶活動以及“片區掛鉤領導包干制”“流入黨員管理‘七個一’”行動,黨員干部用貼心、高效的服務,努力實現企業手續辦理“一次都不跑”、企業問題訴求“一次性解決”,對企業反饋的問題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讓企業安心扎根、放心發展。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泰經濟開發區已為企業提供服務指導113次,幫助企業成功解決問題87件,企業滿意度調查達98%以上。
從“工業孤島”到“產城共生”
產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人口集聚,長泰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紅色網格”服務管理機制作用,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實現“產城人”良性互動。
位于開發區腹地的積山村,是這一實踐的生動樣板。2023年,該村集體收入首次突破1020萬元,成為長泰區首個村財收入超千萬元的行政村。亮眼的經濟數據背后,是大量產業工人和他們的家庭在此扎根。上萬名“新長泰人”的生活需求,對基層治理提出了嚴峻考驗。
積山村黨委將全村科學劃分為三級六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名由黨員骨干擔任的網格長。網格長不僅是信息員、宣傳員,更是服務員和調解員。
求職遇住宿難題,網格長當日協調房源,實現“來了不愁住,人到即安家”;兩戶居民因溝渠堵塞爭執,網格長現場調解并組織疏通,避免矛盾升級……在“紅色網格”的精細服務下,“新長泰人”的安全感不斷提升。

積山村新貌
黨建網格與服務網絡的深度融合,也有力支撐了“十五分鐘生活圈”建設。在張美嬌這樣的“新長泰人”生活中,“十五分鐘”已成為幸福標尺:5分鐘送孩子至興泰中心小學,13分鐘騎行到官山工業區上班。在她的生活半徑內,教育、醫療、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
“十年前這里還是‘功能荒漠’,如今工作、生活、教育全在‘一刻鐘’解決!”張美嬌的感慨,道出5萬開發區居民的心聲。
近年來,長泰經濟開發區立足長遠,全力打造物聯網數字經濟產業園、總部經濟產業園、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等3個特色園區,總面積達1.21萬畝,開發區規劃范圍也從18平方公里擴大到35平方公里,發展空間不斷拓展。
工業園區也需要煙火氣。為此,長泰經濟開發區計劃總投資超45億元,謀劃實施23個涵蓋吃、住、行、教育、醫療、文體娛樂等綜合服務功能項目建設,打造產業社區“15分鐘生活圈”,實現“工作圈”與“生活圈”的無縫銜接。截至目前,已投用興泰中學二期、興泰夜間經濟中心等6個項目,加快漳州海峽創投中心、人才公寓、體育綜合體等9個項目建設,不斷填充著“15分鐘生活圈”的幸福內涵。

興泰湖生態公園全景圖
習近平總書記到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一年來,長泰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順應人口流動趨勢,統籌產業布局、城市建設、人口布局,奮勇爭先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的共同富裕長泰樣板。如今的長泰,上下游企業“抱團”落戶,產業集群乘勢而起;重大項目“加速”落地,產業發展動能持續強勁釋放;產城人融合“升級”提效,人才生態蓬勃向好……長泰正以產業鏈黨建為紐帶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活力變成創新活力,一幅“黨旗紅、產業興、人才聚”的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在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