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長泰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助力農業綠色轉型,近日,由長泰區農業農村局、區科協、團區委聯合主辦的長泰區高素質農民“秸稈綜合利用”培訓班成功結業。來自各鄉鎮的38名村干部和種植戶在長泰玫瑰農莊開啟學習之旅。
本次培訓不光有專家講課,還有觀摩實踐體驗,帶著學員們走進田間地頭,實實在在學技術、看案例,讓學員們眼見為實,觀摩秸稈如何“變廢為寶”。
課堂學習
秸稈不只焚燒,還能各種“變身”
培訓首日,學員們齊聚玫瑰農莊開啟集中學習。農業專家劉福長老師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生動講解了秸稈還田培肥、制成優質飼料、培育食用菌等多元利用技術。大家聽得專注投入,連連贊嘆:“真沒想到秸稈有這么多實用用法,真是長見識了!”

實地參觀
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
光聽不夠,還得親眼看看。為此,培訓班帶著學員們走訪了好幾家農業基地。在平和縣福建福蛙米業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向學員介紹利用水稻秸稈種植赤松茸的“稻—蛙—菌—肥”的循環種養模式;在漳浦縣延源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秸稈經過處理變成牛飼料,直接用于生態養殖;在南靖縣一蔬菜種植基地,結合悶棚消毒,將辣椒秸稈粉碎直接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豐富多樣的秸稈利用技術與實用模式,實用性強、價值突出,讓學員們紛紛點贊、頻頻稱道。
這次培訓,不僅讓學員們系統掌握秸稈綜合利用的實用技術,更幫大家打破傳統處理的思維局限,打開產業發展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