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詔安工業園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重點方向,系統謀劃、扎實推進,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不斷深化創新驅動,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
構建高能級創新平臺。全省首個“特色產業創新院”落戶園區,下設富硒果蔬、海洋生物等五大創新中心,并與福建省農科院達成共建,成立園區國企聚智科創公司實行雙軌制運營,為產業升級提供支撐。提質增效創新主體。積極實施“智轉數改”行動,成功培育全縣首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首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首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累計培育省創新型民營企業100強2家、省工業龍頭企業2家、省市級瞪羚企業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涌現出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潤科生物,省市級“瞪羚”企業必冠、新勝達等一批標桿企業,推動傳古光伏組件智能化生產線項目入選市級智能制造庫,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不斷推動產業集聚,增強發展協同性
一是主導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嬰童文化創意、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機械制造等五大產業集群初具規模。2025年1-9月,五大產業累計完成總產值97.87億元,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84.37%,成為園區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二是特色產業集群效應凸顯。水產品加工產業2024年產值、稅收均占全縣該產業比重達六七成,推動園區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三是新興產業布局不斷完善。金鈉電池、傳古光伏、賽肯硅粉等“新三樣”項目落地,補強新能源產業鏈;潤科生物成為全縣首個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統一生物科技項目實現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升規,洋江實業項目順利開工,進一步夯實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基礎。
踐行綠色理念,三端協同發力,提升園區水環境治理能力

一是強化“污水處理廠端”運維。完成城東污水處理廠一期一階段資產評估,簽訂特許經營回購協議并有序推進移交接管。二是嚴格監管“企業端”。全面完成東、西片區50家重點涉污企業在線監測設備安裝,預計10月底前全部調試上線,依托園區大數據平臺實現智慧化動態監管;實施“紅黃牌”污水管理辦法,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企業綠色轉型,新增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傳琪實業等企業產品通過歐盟ROHS、REACH綠色認證。三是完善“管網端”。推進城西污水廠配套截污納管工程、東湖片區臨時管網工程建設,預計年底前建成管網7.96公里、泵站5座,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覆蓋與保障能力;完成龍興路舊管清淤檢測與深橋派出所旁約1公里溝渠全面清淤,切實提升管網收集效能與運行安全,為“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夯實基礎設施支撐。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經貿合作能級

海洋生物企業開展科研 大北農提供
2025年1—9月,園區實現進出口總額33.96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出口額32.0億元,同比增長10.1%;進口額1.96億元,增長13.09%。貿易順差30.04億元,較1-8月擴大3.75億元。新引進貝菲食品項目(投資額0.811億元),臺資統一生物項目建成投產,實際利用外資規模穩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持續增強。
不斷完善功能配套,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先后投入約17億元推進金都綜合配套一期、嬰童產業園、基礎一期產業園及立興職校等重點項目。金都自來水廠建成通水,立興職校投入使用,站前西路、怡景路等5條市政道路(總長3.822公里)竣工驗收,綜合配套產業園3條道路(2.25公里)建成完工,完成9條道路亮化工程(13.725公里),園區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系統謀劃促發展,扎實推進展擔當。詔安工業園區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激發改革活力、強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能級、推進綠色低碳、深化產城人融合,推動詔安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