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日前向《金融時報》透露,中國已經加入引力波研究競賽。在俄羅斯學者、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俄羅斯小組的負責人瓦列里·米特羅凡諾夫看來,今天中國在這個領域具有競爭力,引力波固定檢波器在該國很快問世是完全可能的。
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網
發現引力波的消息是2016年2月11日公布的。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學者們成功捕獲引力波,來源是初始質量分別為29顆太陽和36顆太陽的兩個黑洞的合并過程。
報道稱,目前,所有引力波檢波器只是放置在地球上,能夠記錄到高頻引力波信號。中國提出向軌道發射3顆衛星,研究宇宙引力波。
米特羅凡諾夫在接受衛星網采訪時指出:
中國現在感興趣的是在本國發現檢波器和開辦實驗室,并擁有一切機會,不僅在地球上,而且在宇宙中實現這個項目。
他說:建造捕獲宇宙引力波檢波器的想法已經存在。歐洲專家們正在為這一項目而奮斗,項目定名為‘全稱空間天線式激光干涉儀(LISA)。首顆衛星已經發射,它的任務是檢查宇宙試驗的初步數據。中國已經出現建造捕獲宇宙引力波檢波器的類似計劃。引力波的發現為這一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強大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各國可能在這件事上開展競賽,但這種競賽只能帶來好處。從技術上來說,中國科學界已經做好了從事引力波研究的準備,并在實施本國項目。我高度評價他們的機會。世界上的引力波檢波器越多,學者們就越是容易捕獲引力波。
報道稱,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實驗室的研究是由美國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另外15個國家的1000多名學者共同開展的。共有90個大學和科研院所參加引力波的研究和數據分析。
(原標題:俄學者稱中國擁有一切機會捕獲宇宙引力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