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丹向華僑大學贈送“戰袍”
“我的(研究生)論文是《羽毛球世界戰略論》,這個話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對于近日受到質疑的華僑大學碩士文憑一事,林丹昨日在南京回應了記者的提問。【林丹獲碩士學位遭質疑:文憑豈能當獎品】
本月17日,林丹與隊友汪鑫等人來到福建泉州,參加華僑大學表彰大會暨碩士學位授予儀式,他正式獲得國立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學位,成為國家羽毛球隊學歷最高的現役運動員。
這一榮譽到來的同時,外界爭議也頗多,認為對于華僑大學和林丹來說“雙贏”的結果并非想象中簡單。如果學校沒有特殊政策、實施特殊照顧,讓運動員靠自己修滿學分,多少有些強人所難。因此,林丹的這張碩士文憑看起來更像是“獎品”,而非靠他的真材實料。
昨天,到南京參加公益基金啟動儀式的林丹被首次問及此事。林丹認為,外界對此有爭議是很正常的,“我首先覺得很正常,因為很多網友包括一些朋友都會覺得你在備戰奧運會,可能沒有時間。”
華僑大學表示,以教師上門授課等方式保證了林丹等現役運動員完成學業,同時并不存在為這些運動員降低學習要求的現象。
對于“是否覺得委屈”,林丹則很淡定地回應道:“很正常吧,很多網友覺得我都在備戰奧運會沒時間,但是我的老師校長都比較好。我的論文也是比較貼近羽毛球,《羽毛球世界戰略論》,這個話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林丹介紹,論文大致內容是不希望只是將羽毛球作為制造金牌的運動,中國也不缺世界冠軍。并表示不希望羽毛球只是聚焦在亞洲,希望推廣到世界舞臺上,讓更多的人發自內心地喜歡羽毛球。
現狀
追求宣傳效應
降低學習門檻
其實,林丹這種情況在中國并不是什么新聞。之前有許多高校為了追求更好的宣傳效應,紛紛爭搶國家隊主力、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等知名運動員。
就在上個月舉行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期間,部分高校分管體育工作的校長、副校長在參加全國高校體育工作會議時,已經對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時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現象提出了疑問。
高校建立高水平運動隊,原本是為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很多學校卻是由退役或現役運動員構成了高水平運動隊的主力,其根本目的不再是推動“體教結合”的落實,自主培養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并帶動高校體育的全面發展,而是將其視作為學校揚名立萬的工具。
據某大學副校長介紹,由于國家隊現役運動員常年處于高強度訓練和比賽之中,讓這些運動員在業余時間完成大學學業幾乎不可能實現。比較可行的辦法是為運動員保留學籍,等他們退役后再進校完成學業。但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卻是學校以所謂的單獨授課方式給運動員“開小灶”,實際是大幅度降低對運動員考試和學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