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以11連勝的成績,豪取世界杯冠軍,成功衛冕,再次讓國人沸騰,讓女排精神閃光。新時代,女排精神的內核是什么? 昨天,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的“新時代的中國女排精神高端論壇”上,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與央視主持人張斌上演一場機智對談。在郎平看來,“女排精神”就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論壇上,來自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的四位學者,圍繞新時代女排精神,帶來不同領域的專業分析。
郎平認同專家們的解讀,并凝練地總結:中國女排精神就是每一天要挑戰自我,甚至超越自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此前,郎平對于女排精神的詮釋,成為網上刷屏的正能量名言;昨天,郎平也補充了更多背后心境。她回憶:在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打得很糾結,前面輸了很多球。有人預測,女排到那個時候拼不出來了,后來,忽然間贏了一場,大家就高喊女排精神。對此,郎平覺得很不舒服。她認為,一個球隊不管在高峰還是低谷,都要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

這次世界杯奪冠,她承認,整體技術上有進步,隊伍在不斷走向成熟,但仍不敢掉以輕心,“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度來把握比賽的結果。”
作為主教練,如何把女排精神講給隊員,激勵并感染她們?郎平的答案是,“不斷地啟發她們,不斷地‘軟硬兼施’,不斷地用我們的大目標去激勵她們。”比如,當隊員都很沉悶、特別累,而且你要求很高的時候,心靈雞湯的刺激就要上來了。有段時間,惠若琪的攔網一度成為軟肋,她則用充當“紅包”的小紅旗激勵。
她要求隊員從實戰出發,會在項目開始前講解訓練目標和目的,也會在每一天訓練結束后的業務學習中,用數據為大家分析差距。
她還會細致地觀察對手,不斷研究,反復琢磨比賽錄像。平時在訓練當中發現不太對勁,她也會馬上就把訓練錄像拿來看,查找問題。
在郎平心中,作為主教練,要縱觀全局,要隨時調整訓練內容,“我覺得要拿到世界冠軍,就要對每一個細節都特別專注。”
聽完將近一個小時的講述,張斌有感而發,他認為,應該有這樣一本書,來介紹郎平的系統管理、系統操作和目標達成的方法論,因為除了精神層面的激勵,方法論中的大智慧對于致勝至關重要。
郎平幽默地接過話茬兒,笑稱自己退休以后會來寫這本書。
“那您什么時候退休?”張斌追問。
“快了。”
懸念待解,而人們還在期待,郎平與女排創造更多奇跡。
作者:任敏
攝影: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