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浦和戰平全場回顧 排倒四浦和為何能跨過上港國安
沒有胡爾克與艾哈邁多夫的上港,最終在亞冠1/4決賽次回合的比賽中客場1-1戰平浦和紅鉆,以總比分3-3(客場進球少)被對手淘汰。縱然在落后的局面下由王燊超扳平比分,但是總身價高達7億人民幣的上港較為單調的進攻并沒有兌現晉級需要的進球,反而差點被2.4億身價的浦和再入一球。
如今的浦和,在J聯賽中排名倒數第四,且凈勝球為-12個。就是這樣的一支球隊,在本賽季亞冠小組賽中力壓國安晉級,又在淘汰賽中跨過了上港。亞冠賽事主場面對中超球隊取得6勝2平戰績的他們,用此番晉級展示了中日球隊怎樣的現狀與差距?
【整體性與基本功高一檔次,浦和跨過京滬雙雄】
回看本賽季浦和對陣國安、上港的4場比賽,他們雖然只取得了1勝3平的戰績,但是卻成功殺入到了亞冠淘汰賽并晉級四強。這是意外嗎?恐怕不是,從整體戰術與個體聯動來看,浦和踢得更加團隊化。
國安、上港的控制與傳遞能力在中超層面屬于前列,但這種控制與傳遞是以超級外援(奧斯卡、奧古斯托、比埃拉等)作為主導。與京滬雙雄相比,浦和這些J聯賽球隊沒有超級外援卻依然能完成對球權的控制并踢出流暢的配合。這種流暢主要體現在他們能通過多名球員之間的傳跑從自己本方后場開始就繞開對手的限制,最終達到直接打擊對手防線的目的;還展現在與對手的纏斗中能通過球員更加扎實的基本功與臨場的選位,用看似簡單的傳遞把球梳理出來。
一句話,作為J聯賽球隊的浦和全隊都有傳遞能力,這種傳遞能力在整體化作業的情況下會取得加成效果。
圖1:選位與長短結合的傳遞,上港防線直接面臨沖擊
在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浦和主帥大槻毅就直言他早就看穿了上港會排出4后衛的戰術并進行高位逼搶,于是,他讓自己的球隊增加了長距離的傳遞。這種長距離的傳遞再結合球隊具備的傳球基本功與有效的選位接應,效果會十分明顯。
從上圖1我們可以看到,浦和后場斷球之后,利用長短結合的方式直接完成了過渡,雖然外援法布里西奧給右側套邊的隊友送球過深被顏駿凌得到,但是這種整體性明顯的作業方式上港是很難匹配的。
除了這種主導進攻下的傳遞,在雙方纏斗階段,浦和更加整體性的傳遞方式更能制造機會。尤其是面對本賽季上半程那支狀態奇佳的國安時,就更加讓人信服。
圖2:亞冠小組賽面對國安,浦和在纏斗中完成皮球的過渡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安發出中場邊線球之后,浦和用積極地逼搶制造了國安的失誤。最體現他們球員傳球基本功或是選位的是此后的三次傳遞,用看似簡單的方式直接繞開了國安在右路的圍搶。如果不是池忠國滑鏟犯規,浦和球員在接到興梠慎三鏟傳之后就有了前場三人直接傳跑的機會。
【超級外援被限制,中超球隊戰斗力檔次下滑明顯】
中超聯賽自從開啟金元時代之后,引進了諸多超級外援,而且,越來越多的大牌教練來到中超“技術扶貧”,也讓我們的聯賽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在急功近利現象依然嚴重,青少年隊也要出成績,因此導致拔苗助長。很多孩子過早進行力量訓練,小腿練得很粗壯,長大就沒法練了,好好的苗子給毀了。”富力足校的高層在今年接受新華社的采訪時,直接點出當前中國足球訓練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其中的差異就在于訓練理念的認識,尤其是基本功的重視程度。
從過去到現在,這樣的訓練理念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球員,而這也是許多世界名帥來到中超之后最為頭疼的問題:國內球員與外援很難一起踢出團隊足球。于是,作為體系球員的古德利、埃爾納內斯等人最終成為中超“水貨”,而具備個人作業能力的特謝拉、塔利斯卡、保利尼奧、費爾南多、阿奇姆彭等人大放異彩。
中超所有球隊的戰術核心都是外援,尤其是具備爆點作用的外援。而且佩萊、卡爾德克、金信煜、馬爾康等高大前鋒開始“吃香”,但這也只是中超球隊尋求個體爆點作用的一種彌補手段。
在亞冠賽場上,我們本賽季看到了佩萊、奧斯卡、塔利斯卡、保利尼奧等人的出色發揮,但在中超BIG4沒有取得勝利的比賽中,都展現出了一個特性:對手針對性的限制我們的超級外援之后,本土球員的聯動接應偏少,而且缺乏像蒿俊閔、韋世豪這種能分擔外援作用的球員。
圖3:超級外援被限制,上港陷入“中超模式”
從上圖可以看到,上港發出界外球之后阿瑙托維奇完成支點接球,奧斯卡過來接應之后立刻陷入到了對手的包夾中,沒辦法完成轉身與后續作業的奧斯卡缺乏隊友的接應。后續于海套邊上來之后,上港的進攻就呈現出單調傳中的一種局面。
這種依靠外援的作業模式,在對陣浦和的比賽中確實有效果,只是,一旦你沒有抓住機會,對手就不會在后續比賽中給你太多機會,像上圖3中的限制會逐漸加大。
圖4:依靠三名外援之間的聯系,國安曾在浦和客場拿到單刀的絕佳機會
【浦和J聯賽的孱弱并非假象,站位防守更加容易被同胞打擊】
本賽季至今,浦和在J聯賽中的戰績十分糟糕:26場比賽只取得了8勝7平11負的戰績,得失球比例為25-37。一句話,就是他們進攻能力位居J聯賽倒數第四與他們的排名相符,防守能力倒數第七,要不是排名在中游的神戶勝利船、清水鼓動丟球太多,浦和的攻防排名會更加難看。
為何浦和會在J聯賽表現的如此孱弱?因為他們本賽季的表現確實“菜”。靠譜的進攻點只有興梠慎三一人并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J聯賽球隊注重整體傳跑的情況下浦和在防線上的孱弱讓對手擁有了太多的機會。
浦和本賽季高空防守較為糟糕,這主要是他們在防守端過分尋求站位防守,從而讓對手會更多地利用跑動、吸引去打擊空間。
圖5+6:對陣松本山雅,浦和的站位防守讓對方利用傳中機會連進2球逆轉
從上面兩個gif我們可以看到:上圖5中松本山雅將球過渡到邊路,浦和防線形成了5后衛與單后腰回防到禁區內點球點附近的局面。松本在傳中前,浦和球員都站定位置,等待對手傳中之后再去爭頂,最終讓對手更具爭頂能力的球員完成了得分;上圖6是松本前場發出界外球,在進攻隊員接球時,浦和球員的站位防守在對方前鋒回撤接球時選擇了放任的態度,選擇其持球準備傳中時再去干擾。最終,在對手禁區內包抄點的交叉跑位中沒有足夠的限制,讓對手完成了射門得分。
因此,上港開局階段通過邊路進攻傳中找阿瑙托維奇,并最終制造絕佳機會是較為合理的戰術。而且,上港扳平比分的進球,也來自兩個邊路的不斷沖擊最終制造了王燊超門前空位的射門得分。
圖7:上港通過2次傳中,制造了王燊超禁區內的空位射門得分
另外,再次回到J聯賽球隊的整體戰術體系層面來解釋為何浦和會在國內如此孱弱。J聯賽球隊注重整體與腳下配合是他們長久以來的方針,而且外援整體上并不是球隊進攻主導的他們更加重視本土球員的作用。這時候,J聯賽球隊擁有的是更好地整體傳跑配合,而浦和站位防守帶來的孱弱性更加容易讓對手進行打擊。
圖8:面對鹿島鹿角的傳跑,浦和的站位防守十分狼狽并送上點球
從浦和站位防守的問題,以及球隊較為孱弱的整體防守來看,上港還是有機會。不過,頂在鋒線上的阿瑙托維奇本場比賽的欲望并不是很強烈,跑動較少的他與隊友依然沒有足夠的默契。
圖9
比賽最后時刻,上港的戰術變得較為簡單,就是后場長傳找阿瑙托維奇,希望利用他的支點作用進行擺渡。圖9前場阿瑙完成爭頂之后,他身后的隊友都在前壓逼搶,但是阿瑙卻未能參與其中。而在浦和后場推進時,阿瑙的前場散步與前場另外5名隊友之間的位移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除了上圖3他作為支點給奧斯卡分球之外,他在前場并沒有發揮自己身高體壯的優勢,這也讓上港實質上沒有一個前場的有效支點,只能不斷將球分到邊路進行單調傳中,造成了進攻效率的低下。
【結語】
浦和能在亞冠小組賽末輪3-0擊潰國安,有他們自身的特點發揮,也有國安的運氣不佳:張稀哲等人因傷缺戰的情況下,池忠國的受傷下場讓國安后腰位置出現真空,最終回到后腰位置的奧古斯托在承擔攻防重任的情況下被拖垮,國安遭遇到腰位重擊迎來慘敗;上港本場比賽沒有了胡爾克,而且對陣浦和時能分擔奧斯卡壓力的艾哈邁多夫受傷缺戰,讓球隊的中場自然無法與對手匹配進攻。
這種意外因素可以讓我們沉重的心情有所寬慰,但更多反思之后,我們還是要看清金元中超在迎來名帥與超級外援的情況下沒有整體性的戰術踢法。過分依賴外援,可以讓豪強們在中超聯賽中兌現勝利,也能在諸多場次的外戰中吃到超級外援的紅利。只是,一旦超級外援缺戰或陷入“過勞多錯”的局面之后,中超球隊就無法跟日本球隊進行抗衡。說到底,足球還是11人制的團隊競技,爆點作用再明顯,也難免會因為一些小意外逐漸陷入核心競爭力上的弱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神舟二十二號飛船載貨飛赴中國空間站 我國2025-11-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