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代號“天龍演習”的臺灣空軍年度戰術總驗收,今天起在臺灣東部空域進行一周。這項演習可說是空軍的年度“全運會”,來自各聯隊的空地勤“選手”,日前都已進駐花蓮佳山與臺東志航基地。
F-16右翼梢的莢艙會將飛行信息回傳地面,讓裁判官打分數。圖/臺灣《聯合報》
由于戰術總驗收時,各基地的戰機齊聚東部,對愛好攝影的軍事迷來說,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尤其佳山機場緊貼陡峭的中央山脈,戰機起飛的背景是蒼翠山巒。由于平日起降不頻繁,每年只有幾次大型操演才能拍攝,預期這一周,基地附近會群聚來自全臺灣的“賞機”人士。
臺灣空軍官員表示,天龍演習嚴格來說不完全等于戰術總驗收,前者是測驗各基地反應能力,由考核官現場臨時下狀況,評比作戰、后勤等因應作為,但近年兩者都并在同一時間舉行,因此往往混用。
過去空軍每年舉辦戰技競賽,比賽打空靶、各式彈藥炸射等技巧。近年仿效美軍的紅旗演習,將戰技競賽擴大為“戰術總驗收”,從個人戰技轉為強調團隊作戰。
參加對抗的戰機會裝置通訊莢艙,將速度、姿態、位置等信息實時回傳到地面。裁判官就可以判定“戰況”,以及雙方的表現高下。
臺灣空軍將領表示,隨著二代戰機服役,空戰已不再只是肉眼范圍內的操控技術較量,更須利用雷達與島彈,在視距外開始接敵;現代戰場上也必然會利用電子戰,向對方進行干擾或偵察。因此,競賽重點轉為強調大兵力運作,以提升部隊在視距外、電子戰環境的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