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8日訊 記者昨天從福建省臺聯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第五屆海峽論壇將于6月15日—21日舉辦,由福建省臺聯主辦的閩臺“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將首次亮相本屆論壇,閩臺有19對同名村將在論壇上簽約結對子,加強交流與合作。臺灣基隆、嘉義、新北、臺南、彰化等13個市縣28個鄉、鎮、村、里負責人及村代表,共62名鄉親將組團參加。
此次活動周由閩臺“同名村·心連心”書畫展、閩臺同名村結對子簽約儀式、閩臺“同名村·心連心”懇親活動三項主要活動組成,6月16日起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舉辦。
先民到臺灣帶去家鄉名
據福建省臺聯副會長梁志強介紹,臺灣和大陸民眾歷史上互有遷移,其中以閩粵漢民移民臺灣居多,先民到臺灣后,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陸祖籍地的府、縣、鄉、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廟名,乃至家鄉的山川名勝名稱,甚至以開發建設臺灣有功的歷史人物、有影響的墾臺名人、移民首領名字、家族姓氏作為在臺灣新聚居地相應名稱,并沿用相同的堂號、傳世輩字序列,以此銘記自己的根之所在。
閩臺都有大溪鎮、林口村
閩臺兩地,同名的村街不少,比如,惠安崇武鎮和臺灣的基隆都有一個大岞村;平和縣和臺灣的桃園市,都有一個大溪鎮;南靖縣書洋鎮和彰化縣,都有一個田中村(鎮);晉江市衙口鎮和臺灣彰化都有一個粘厝村(鋪);晉江市羅山鎮和臺北都有一個林口村。(N本網記者之光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