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贛邊界的山區縣寧化,有一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校——寧化城東中學。足球給學校帶來的不僅是賽事的榮譽,更為全面促進青少年成長發展探索出特色路徑——
“以球育人”的城東實踐

溫志偉(右一)指導學生踩繩梯,以訓練敏捷度。 賴全平 攝
“快!快跑起來!”“傳球!這邊!”周末傍晚,寧化城東中學的綠茵場上一片歡騰,各個年級的足球愛好者相約來學校踢球。少年們像脫韁的“馬駒”,傳??厣?,騰挪跳躍,盡展青春風采。
城東中學的足球熱不是偶然的。早在2019年,該校就籌資鋪設了7000多平方米的運動場,方便師生踢球。學校將足球作為“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倡導“人人會踢球、班班有球隊”。“每班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將足球課融入課程體系,組建足球社團,定期進行系統訓練。”城東中學男子足球隊教練溫志偉介紹說。
學校制定的是分層訓練計劃。“七年級側重帶球跑、原地傳接球等基本功訓練;八年級重點提升球感,開展小組面對面精準傳接球和點球練習;九年級則以賽促練,通過實戰鞏固戰術意識與綜合能力。”溫志偉說,分層教學和異質分組教學,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在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暨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中,城東中學男子足球隊勇奪初中男子組三等獎。不過,這并不是城東中學重視足球教育的唯一目的。在堅持“五育并舉”的大方針下,學校秉承“以球育德、以球健體、以球促智”的宗旨,不斷加大對足球教育的投入,優化足球教學課程,更主要的是為廣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能力、健康成長的舞臺。
訓練場上,除了足球技能的指導,溫志偉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優勢,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戰術思維。
為了點燃學生的激情,學校構建了“日常訓練+校內聯賽+校外競技”的立體化競賽體系。比如,自2022年起,學校連續舉辦4屆校園足球聯賽,班級組隊、自主訓練、集中競技、互助交流。“聯賽既普及足球又發掘人才,更讓頑強拼搏的精神成為學生們的集體記憶。”溫志偉說。
以賽促競、以競促學、以學促練。在聯賽的組織和參與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足球技能,還培養了心理素質、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城中吉尼斯”是城東中學校園文化節的品牌節目,其中的足球技巧挑戰項目一直備受歡迎。學校里的“顛球明星”“定球高手”曾分別創下一分鐘顛球135次、定球5分20秒的紀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熱情。
足球聯賽、足球演講、特色足球游戲……在城東中學的校園,足球元素隨處可見,足球的魅力滲透到各個學科課堂。在語文課上,學生開展“足球專題閱讀”;美術課上,學生在球賽LOGO設計比拼中揮灑創意;大課間上,動感十足的啦啦操旋律將足球與學科知識巧妙融合。
起初,確實有不少家長擔心踢足球會影響孩子學習。但實踐證明,常踢足球的學生體質明顯提升,肥胖率顯著下降,學習效率不降反升。2023屆畢業生張河川踢球前爬兩層樓就會氣喘,在城東中學參加足球訓練后,以足球特長生被寧化六中錄取。他說:“踢球不僅讓我強身健體,耐力、爆發力都強了很多,更讓過去內向的自己變得活潑開朗,在學習上敢于迎難而上。”八年級男生邱崧玨“通過參照職業球員的作息和訓練計劃,養成了更自律的生活習慣”,他說,為了有時間踢球,自己就必須高效完成學習任務,這無形中提升了學習效率。
“紅土地的娃也有足球夢。”城東中學校長黃恒剛說,“學校將通過優化課程、引進師資、搭建賽事平臺,努力實現校園足球從‘單一特色運動項目’向‘綜合育人平臺’轉型升級,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健全人格、錘煉精神。”(福建日報記者 賴全平 張娟 王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