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剛過,當眾多“網購族”坐等收貨時,要特別警惕“丟件”問題。
騰訊手機管家近日發布的2017年《雙十一網購詐騙安全報告》就提到,不法分子往往會假冒客服并以“包裹被扣押、丟失”等為由要求用戶進行轉賬操作;或者誘導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并趁機植入木馬病毒,給用戶造成經濟損失。
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近日,武漢的王女士就接到了“快遞小哥”的電話,稱其弄丟了她的快遞,怕被投訴,想私下雙倍賠償她。王女士之前有過向快遞公司索賠的經歷,加上對方準確說出了她網購的物品和價值,于是信以為真。
王女士按照男子要求,添加了對方提供的微信號,收到一個二維碼,掃描后進入一個網頁。在男子的提示下,她在頁面填寫了自己的姓名、網銀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信息。結局是,手機中了木馬病毒,瞬間被轉走13萬元。
隨后,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在百度上搜索發現。“快遞丟件”的詐騙從2015年就已經出現。主要集中出現在雙十一、618等大促時節。
民警也提醒廣大市民,近期涉及快遞的事一定要注意,一旦遭遇“丟件”問題,必須要走官方途徑進行核實。在拿到快遞時一定要先確認包裹完整無缺再簽收;來路不明的快遞千萬別收;切記最重要的是,在收到快遞后要消除上面的個人信息。(記者 王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