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莆田女嬰小云(化名)一吃就吐,小肚子卻鼓囊囊的。僅6個月的她輾轉三家醫院,被診斷為消化不良,7月她到福州兒童醫院一查,才發現她的腹膜后藏著一個巨大腫瘤。

CT顯示,小云腹腔被畸胎瘤霸占
家人說,出生時小云的肚子有點大,大伙以為是“嬰兒肥”。后來她常吐奶,從一天只吐一兩次到每天吐十多次,瘦得皮包骨頭,小肚子卻鼓鼓的,體重僅12斤。當地醫生推斷,可能是腸胃問題,卻總治不好。
7月22日,家人抱著小云到福州兒童醫院,福州兒童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學博士林芃一摸她肚子,推斷可能是巨結腸或腫瘤。果然,B超結果顯示,小云的左側腹膜后藏著一個巨大腫瘤,被腸管擋住了,為此多次漏診。腫瘤直徑約20厘米,幾乎霸占整個腹腔。7月29日,醫生花了3個小時剝離腫瘤,其皮質硬。醫生將瘤中的液體吸出500多毫升,“排球”癟了1/3,才被順利取出。這是一個畸胎瘤,足有2斤重,這么大的很罕見。但畸胎瘤分化不成熟,沒有成形的毛發、牙齒等組織,很可能是惡性腫瘤,目前還在等病理報告。
林芃說,畸胎瘤來源于患者自身的細胞,發病率約1/87000,多發于新生兒和嬰兒,以女性居多。畸胎瘤大多是良性,不僅能長出頭發,還可能長出皮膚、牙齒、骨骼等人體組織,很可能演變惡化。
他分析,畸胎瘤是先天的,原因很多,比如孕婦在有毒有害環境中生活或工作、曾感染病毒等,都可能使胎兒發育異常。但早期畸胎瘤沒有明顯癥狀,大多是體檢時偶然發現。如小孩食欲不好、嘔吐、排便異常、腹脹等,應就醫排查。(海都記者 陳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