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排查 修復設施
連日來,仙游縣榜頭鎮后堡村的星潭溪里,在鎮、村干部的帶領下,120多名村民們眾志成城,自發投工投勞,開展災后重建,加固被臺風摧毀的堤岸。村民們站在湍急的溪水中,接過一袋袋沙袋,鞏固坡岸。
該村黨支部書記黃良鎖說,星潭溪是仙水溪支流,當時溪水暴漲,沖毀了400余米的堤壩。對此,榜頭鎮緊急下發了2萬個沙袋,派出3部挖掘機幫忙修復堤壩。眼下,村民們積極參與,預計不久后就可以全面完工。
災后,縣水務部門及時普查各處水利水毀項目,統籌安排項目資金,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指導做好受損壞的護岸、水閘、塘壩和灌溉設施的修復工作。
7月19日,從仙游城區驅車經縣道X233往社硎鄉方向,記者發現之前該道路出現不同程度溜塌方也已經清理完畢。
當前,建設、交通等部門對綠化樹木、標志標識、道路設施進行清理、修復,道路已通行無礙。電信、移動、聯通、電力等部門加快搶修受損線路,現已全面恢復供水、供電、通訊。
環衛、住建部門也對淤泥進行清理并全面巡查市政道路,共清理垃圾,淤泥300多噸。縣城和鄉(鎮)政府所在地清潔工作已完成;缺失損壞的窨井蓋也已恢復。
此外,針對一些地方的內澇問題,仙游特邀請省地質專家到現場勘查。下一步,住建、規劃等部門將根據勘查情況制定解決方案,徹底擺脫年年澇、年年憂的局面。
互幫互助 恢復生產
來到郊尾鎮寶坑村,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農戶們正忙著災后自救。為把損失減少到最低,村民們開溝排水,扶正倒伏的水稻,修復灌溉設施等。雖然遭受巨大損失,但農民們不等不靠、互幫互助,努力搶救農作物。
仙游縣農業局局長馬玉耀告訴記者,本次臺風造成短時間強降雨,使得部分鄉鎮低洼處積水嚴重,造成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甘薯、花生、蔬菜等作物大面積被淹受災約5.5萬畝。 為有效減少農作物受災損失,農業部門快速反應,聯合各個受災鄉鎮,組織農技指導隊伍深入田間地頭,發動農民及時清除田間淤泥,幫助農民盡快落實各項補救措施,抓緊做好災后農作物的培育管理工作。
記者在仙游鯉城壩垅村、蜚山村、大濟、鯉城、賴店等地看到,不少被雨水沖刷毀壞的果園設施已經修復完畢。在農技人員的幫助下,農戶們正對一些之前倒塌的玉米、文旦柚樹進行扶正加固。
目前,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稻田、菜園清淤排水3.8萬畝,搶修蔬菜大棚850畝,清理加固養殖場3520平方米。縣財保公司也積極開展水稻受災保險理賠工作,減輕農民群眾的損失,保障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此外,為了幫助企業恢復生產,仙游有關部門組織深入企業主動服務,及時解決恢復生產前的各類問題,排查處理因受災發生的安全隱患。
在仙游鯉南鎮艾特鞋材公司,記者看到工人們“飛針走線”忙著縫制鞋面,現場針車聲不絕于耳。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廠房內之前進水嚴重,機器設備、原材料受淹損壞;災后,他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全力開展生產自救,目前企業已全面恢復生產。
據了解,全縣45家停產企業眼下已恢復生產。同時,因災導致關閉的九鯉湖、麥斜巖、菜溪巖等景區,也已經完成受損的設施維護、清理,現已重新開放。(湄洲日報記者 陳義彬 唐偉 通訊員 鄭慧娟)

圖為郊尾鎮寶坑村村民正在田里扶正倒伏的稻苗。

圖為榜頭鎮后堡村村民正在修復被臺風損毀的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