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次成為“兩會”代表、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廣泛關注的高頻詞。而阿里研究院調研也發現,眼下,大眾電商創業正成為各地的熱點現象。近日,阿里研究院發布了“2015年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排行榜”,在全國50個大眾電商創業活躍城市中,莆田市排名第九位,位居福建省第一位。

莆田市依靠本土的產業優勢,打造出屬于自己的電商天地
我省有4個城市上榜
阿里研究院調研認為,目前,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aEDI)中的“網商密度”是衡量一個地區大眾電商創業活躍程度的關鍵指標,所謂的網商密度即“平均每萬人中的網商數量”。“2015年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排行榜”就是基于這一指標分析出爐的。
根據這份排行榜顯示,2015年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最活躍的50個城市分布在13個省市,主要位于東部沿海地區。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金華、深圳、杭州和中山。我省4個上榜的城市中,莆田市位列全國第九位,這也是全省唯一一個擠進前十的地市;泉州市、廈門市和福州市依次列全國第11位、16位和36位。另在大眾電商創業的活躍度方面,“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位居全國前列,發揮著榜樣作用。而在2014年,莆田市也獲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阿里研究院分析,截至2015年年底,莆田市淘寶村數量從2014年的9個猛增至19個,占全省的26.76%;淘寶鎮則在原先的仙游縣榜頭鎮的基礎上新增了荔城區新度鎮,總數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
電商從業人員突破30萬
莆田市是享譽中外的“鞋城”,也是我國鞋類產品的主產區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同時,莆田也是“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中國黃金珠寶首飾之鄉”。莆田市商務局電商辦工作人員介紹,莆田市的電子商務主要依托鞋革服裝、工藝美術等特色行業,從起步之初以學生街、個體網店為主的自發發展階段,到前些年以擴大規模為主的規范發展階段,再到目前以鼓勵自創品牌、打造自主平臺為主的轉型升級階段,已步入了快速增長期,正由電商大市向電商名城逐步邁進。
去年4月,莆田市政府與阿里巴巴共同推出了“中國質造莆田好鞋”活動,讓“莆田好鞋”在網上火了一把。以思威琪為例,其原本只是莆田市一個普通的運動鞋品牌,自從亮相“中國質造”后,其一款輕量跑鞋在網店上線不到兩天,就銷售了2萬雙。其分銷商也從原先100家發展到400多家。而同期上線“中國質造”的全部17萬雙莆田鞋,僅用4天時間就銷售一空,是各品牌過去4年所有線上銷量總和。
據統計,2015年,莆田市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突破30萬人,電商企業達3000多家,其中線上電子商務企業159家,銷售額為139.98億元,比上年增長44.8%。
電商支撐體系不夠完善
不過,莆田市統計局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目前,莆田市電子商務企業基本上以小微企業為主,更多的仍以個人店為主要模式在淘寶、百度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上從事網上產品銷售。此外,莆田市有大量的電商個體戶,從業人員參差不齊,再加上不少電商從業人員普遍缺少品牌意識,于是,低門檻、易復制、同質化等存在已久的問題在網銷行業十分嚴重。
另外,目前,莆田電子商務的支撐體系仍不夠完善。雖然莆田市一些自主品牌電商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缺少集采購、倉儲、融資、技術支撐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有核心競爭力的大規模企業,缺少現代倉儲、現代物流配送基地、專業的電商銷售系統軟件、懂得操盤的高級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同時,莆田市在電子商務平臺設計、網站美化優化、產品營銷策劃等方面,也面臨著第三方專業企業數量少、創新不足的困境,難以提升電子商務行業的整體檔次。
莆田市政協委員王秋洪表示,莆田市要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電子商務產業支撐平臺、技術支撐平臺和生態系統構建,并積極培養電商人才,為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子商務技術、管理人才。(記者 陳盛鐘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