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徐徐清風,駛上蜿蜒的小路,拐過幾個彎,就來到了位于澳前鎮寨頂村的“清境·石厝”民宿。在客廳里,來自波蘭和英國的幾位友人正和“清境·石厝”民宿的負責人林熙云一起喝茶聊天。
“‘吃住行游購娛’是游客對城市基本體驗。”林熙云說,我想先從民宿入手,再搭配其他服務,讓外地游客來平潭游玩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

在民宿的院子里, 游客可邊賞花邊望日落月升
展現家鄉:受到啟發開起民宿
在林熙云讀小學時,他的老師就經常帶著學生去平潭的各個景點游玩。“那時候,老師經常跟我們講景點的故事,回家后就會要求我們寫一篇作文。”林熙云說,慢慢地,我發現原來平潭這么好玩,這么美麗,那時開始,我就想,有一天要把平潭推介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兒。
工作后,林熙云雖然在外地從事技術研發類的職業,但一直沒有忘記推介平潭一事。他說:“那時候的我只知道要做平潭旅游,但還沒想好具體項目。”
有一次,林熙云在電視上看到了莫干山“洋家樂”的故事,兼具豪華住宿享受和濃厚鄉土氣息的模式,讓他的心里萌生出這樣一個想法,平潭的石頭厝資源不可多得,何不試著做民宿呢?
選址落定:花費大量精力進行改造
說做就做,林熙云在網上發起眾籌,尋找合伙人一起開發平潭石頭厝。他說:“光是選址就去了平潭很多地方,看了20多個點,最后才定在寨頂村,選址完成后就對石頭厝進行改造。” 如今,改造后的“清境·石厝”民宿由兩座石頭古厝改造而成。房前屋后,一石一木,皆是風景。這里三面環海,視線通透,不僅能看到素有“白金海岸”之譽的壇南灣,還能欣賞到海壇古城大片的仿古建筑群。
在院子里,可望日落月升,可賞星輝海濤。走在清幽的小徑里,看著整潔干凈的石厝,任誰也想不到,這里曾雜草遍布、碎石滿地。歷經了三年多的規劃、設計、改造,原先無人居住、破敗不堪的石厝搖身一變成了旅游者休閑散心的好去處。
據林熙云的合伙人林風介紹,早期,民宿所在的位置不僅沒水沒電,連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我們請來工人打水井、牽電線、修水泥路,為了保持石厝最原本的樣子,我們對房子進行加固。”林風說。
“原來的石頭全都保留,石頭里面的灰摳掉,填上水泥,重新接線路。新接的線路全部不外露,隱藏起來。”林風表示,每個房間的門、窗都是去廠家定制實木制造,力求讓石厝能有原生態的面貌。
標準配備:按四星酒店標準進行配置
“清境·石厝”民宿共有14個房間,另加一個大通鋪,分為大床房、親子房、豪華客房等多種類型。
房間的門牌號由民宿的員工手工制作,房間里的被套、床單、床墊等也都是按照四星級酒店的標準精挑細選出來,力求讓顧客能夠有最好的享受。民宿內視野最好的房間為“船長房”,單間標價在旺季時甚至達到1288元,房間里可以邊泡澡邊看海,這也是平潭首家千元民宿。“民宿里一百到幾百的價位都有,可以滿足不同人士的要求。”林熙云說。
“吃住行游購娛環環相扣,其中的某一環做的不好,便會影響到游客對平潭的印象。”林熙云說,游客來平潭,我們幫忙制定游玩線路,免費提供自行車,還可以推廣平潭的海鮮、土特產、紀念品等。而在游客看完平潭美景后,民宿又讓他們有個舒適的地方可以去。
過些日子,林熙云打算做完手上的技術開發、完成市場推廣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平潭的民宿事業和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