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場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道出了當時文人的雅致生活。打香篆、做香牌、手抄《香界》詩詞、游賞朱子詩詞回廊……6月8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福建省圖書館主辦的“‘香’遇非遺 宋韻芬芳——朱子與香文化雅集”活動在正誼書院舉辦。雅集圍繞宋代“四藝”之一的焚香展開,融入朱子文化和宋文化,從香的歷史入手,介紹香的種類、用途和制作技藝,結合香道表演、香牌制作體驗等帶領讀者在香氣氤氳中讀朱子、品宋韻,體驗非遺技藝,共賞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陳衛平老師分享朱子與香文化
活動開始前,讀者游覽了朱子詩詞回廊,在《觀書有感》《水口行舟二首》等經典詩詞中品味蘊藏其間的意趣與哲理。部分讀者體驗了朱子《香界》詩詞手抄,于翰墨之間感受字里行間的香氣彌漫。活動中,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冷凝合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衛平向讀者介紹了香的歷史,特別是香在宋代的發展與運用,還從《香界》一詩入手分享了朱子對香的描繪。接著,兩位文化志愿者向讀者展示了各種香器及其使用方式,并進行了香道表演。壓香灰、放香篆、填香粉……在輕柔的樂聲中,表演者每一個動作都端莊典雅,讀者們屏氣凝神,靜心領略香道的魅力。活動最后,讀者們在陳衛平的帶領下,體驗朱子文化香牌制作。香牌為活動特制的款式,一面刻有朱子《白鹿洞書院學規》中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一句,另一面為正誼書院建筑圖樣。在老師的指導下,讀者們和香泥、整形、壓模、切邊……一步步有條不紊。“香牌看著簡單,制作起來真的不容易”“這個香牌太好看了,很有書院特色”,體驗完香牌制作的讀者紛紛發出感嘆。

香道表演
本場活動是福建省圖書館打造的“賞宋代風韻 品朱子文化——正誼書院傳統文化雅集”品牌活動之一,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思路和布局,統籌做好文化保護、傳承、傳播、發展“四篇文章”,全面打響“海絲起點 清新福建”品牌,深入挖掘朱子文化、節慶文化的內涵,推動非遺文化傳播、傳承。(記者 王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