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怎么干?看各地出了哪些大招——
福州:
一、強化動力支撐,著力建設機制活的新福州。要用活戰略機遇,激活市場活力,搞活對外開放,全面增強省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在改革開放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二、加快轉型升級,著力建設產業優的新福州。要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結構,著力特色發展,加快構建具有福州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突出共建共享,著力建設百姓富的新福州。要增進民生福祉,弘揚先進文化,創新社會治理,建設法治福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構筑共同家園,著力建設生態美的新福州。要提升城市品質,推進城鄉統籌,建設生態家園,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的歸屬感。
泉州:
一、致力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致力打造“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進一步實施17個產業轉型和升級路線圖,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質的突破引領新一輪量的擴張,著力培育智能裝備、半導體、運輸裝備、金融服務、文化旅游、物流、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集群,著力培育7個500億元—1000億元規模的產業新集群。
二、繼續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增強國際資本、信息、人才等資源配置能力,將泉州建成“海絲”沿線的綜合通道。深化與“海絲”沿線國家的教科文交流,拓展國際友城,建設海絲智庫聯盟和多元文化文獻數據庫,擴大海絲國際藝術節、世界閩南文化節的影響力。
漳州:
一、做大做強產業。堅持工業強市,堅持服務業興市,堅持農業穩市。
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剛性要求。
三、突出重點區域帶動。把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廈門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區、環東山島經濟區域等四大經濟增長極作為全市發展的主要支撐。
四、打造對臺合作橋頭堡。加快建設漳州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示范區,創新構建漳臺雙向交流機制。
五、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緊盯科技前沿領域,發展信息產業,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六、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實施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龍巖:
一、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產業興市、人才強市“三大戰略”。這是未來五年龍巖戰略資源的優先投向,是龍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力點,是集中財力辦大事、集中智慧謀發展、集中力量求突破的大戰略。
二、深入打好項目落地、脫貧攻堅、生態環保“三大戰役”。這是龍巖發展的具體抓手,是建設創新型工貿旅游強市的重要平臺,是實施“三大戰略”、實現發展目標的實踐路徑,體現龍巖發展戰略和戰術的有效配合、相輔相成。
莆田:
一、推動統籌協調發展,建設區域均衡、城鄉一體的美麗莆田。
二、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便捷暢通、功能完善的美麗莆田。
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綠色生態、宜居宜游的美麗莆田。
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活力迸發、包容開放的美麗莆田。
五、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建設人民幸福、平安和諧的美麗莆田。
六、加強黨的領導,形成合力奮進的良好局面;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打造高素質的干部人才隊伍;強化基層組織功能,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深化標本兼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三明:
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推動老工業基地向先進制造業基地轉型,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升級。
二、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突破林業綜合改革,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
三、推動生態文明再上新臺階。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方案》涉及三明的改革試驗任務,突出探索試驗、統籌協調、督查落實。
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深化扶貧機制,整合扶貧資源,落實扶貧舉措。
寧德:
一、著力轉型升級,在做強特色產業上實現更大突破。
二、著力項目帶動,在擴大有效投資上積蓄更強后勁。
三、著力改革開放,在激發發展活力上增創更多優勢。
四、著力協調互動,在統籌城鄉發展上形成更新局面。
五、著力綠色發展,在建設清新寧德上打造更美環境。
六、著力文化強市,在弘揚閩東之光上樹立更強品牌。
七、著力共建共享,在建設全面小康上力爭更好成效。
八、著力依法治市,在推進法制建設上邁出更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