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夕,漳平市和平鎮和平新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完成“三通一平”,正式動工建設。該鎮下乾、安靖兩個貧困村的首批31戶96個國定貧困人口,將一改以往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狀況,住進新居,開始新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福建省將其列入首批補短板工程包,通過實施差別化補助政策、適當調整集中安置區補助標準等,加快推進。至8月底,全省已落實搬遷人數16.55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省農業廳扶貧開發處負責人說。
為增強補短板的系統性、惠民生的針對性、擴投資的實效性,今年初,省政府針對契合國家投向、投資周期短、見效快的薄弱領域,組織實施一批全省性或區域性投資工程包。8月底,在加快實施第一批12個投資工程包的同時,又組織實施第二批10個投資工程包,同時,更注重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1-9月,第一批工程包共完成投資397.46億元,第二批工程包共完成投資224.58億元。
“在投資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工程包成為我省穩投資的重要抓手,在創新投融資體制、吸引社會投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省發改委投資處負責人表示。
“老大難”不再難
投資工程包將點多、面廣、項目較為分散的短板領域,通過區域性、行業性的捆綁打包,規模效應和政策效應凸顯。
以往,我省大部分鄉鎮污水處理項目規模偏小、運營成本高、管理難度大、企業投資意愿低,有的建成后甚至長期沒投入運營,村莊污水簡易處理率不到30%。工程包以市、縣(區)為單元,對100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1300個村莊污水處理設施以及一批城鎮供水設施捆綁打包,由中閩水務、省水投等龍頭企業牽頭推進,有力推動項目順利開展。
福鼎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將全市9個鄉鎮、雙岳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收集管網項目進行整合,統一打包,采取PPP方式運營。項目近期污水處理規模1.83萬噸/日、總投資近2億元,遠期規模可達5.83萬噸/日。建設運營單位中閩水務副總經理劉文忠說:“工程包可有效針對地方水務設施投資管理的薄弱領域精準發力,推進城鄉供排水一體化,盤活地方政府存量資產,增加企業投資意愿。”
停車難是城市“老大難”。為突破這一短板,省政府提出在確保新建項目按規定配套建設的停車泊位外,全年新增城市建成區路外公共停車泊位2.2萬個,鼓勵省投資集團、建工集團等國有企業牽頭參與,配合各地以直接投資建設、組建合資公司、PPP、資金轉貸等形式投資建設。相關部門全面簡化審批手續,將公共停車場建設視作機械設備安裝管理,只需經當地聯席會議審批通過即可。
“原來城市公共停車場業主分散,工程包確定地方政府、牽頭單位統一組織,投資進度大大加快。至9月底,全省已建成停車泊位10836個,在建14000多個,全年目標任務將超額完成。”省住建廳城建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機制活渠道寬
工程包實施一包一策,分領域探索建立差異化實施推進機制,不斷創新運營模式、商業模式、融資模式,吸引和撬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工程包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省民政廳、財政廳和省能源集團共同出資發起設立的福建養老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30億元,目前政府引導資金6億元已到位,將吸引銀行、保險等各類資金參與。
“1-9月,養老服務工程包已完成投資17.99億元,占年計劃的90%,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養老綜合基地以及農村幸福院等加快建設。基金的設立,將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辦養老服務機構。”省民政廳養老事業處負責人說。
捆綁打包,也爭取了更多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和省內各類資金支持,籌資渠道全面拓寬。新成立的省扶貧開發投資公司,統籌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投融資和業務指導,目前8.3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全部到位,確保國定建檔立卡貧困戶5.92萬人扶持資金的落實。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以及相關的專項貸款即將注入。
工程包還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目前,中閩水務已牽頭組織福鼎、邵武、屏南、尤溪等地7個工程包項目,總投資近20億元,其中今年計劃投資6億元,銀行貸款占60%-70%。”劉文忠說。
各牽頭推進單位充分發揮牽頭作用,通過擴大自主投資、參股、并購、PPP合作等模式,加快項目建設。
國網福建省電力公司今年已開建108座高速公路汽車充電站,還牽頭組成充電設施聯盟,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工程包建設,吸引特來電、百城、科華等社會資本投資3億元,全年充電基礎設施工程包力爭完成投資10億元。(記者 王永珍 戴艷梅 通訊員 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