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28個特色小鎮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其中南平4個。
據了解,南平上榜的4個小鎮分別是光澤圣農小鎮、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休閑小鎮、政和石圳白茶小鎮、建甌徐墩根藝小鎮。
省政府要求這批特色小鎮推進“多規合一”,突出產業特色和競爭力、挖掘文化內涵、建設宜居環境,服務創業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向特色小鎮集聚,打造創新創業樣板;為全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經驗、提供示范。
特色小鎮實行動態管理,對連續兩年沒有完成年度目標考核任務的,退出創建名單。三年期滿,開展評估驗收,驗收合格的由省政府命名為福建省特色小鎮。
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這4個特色小鎮的獨有魅力吧!
圣農小鎮:打出生態食品牌
光澤縣是以鸞鳳河谷先行區規劃主體功能區為主,申報創建“福建省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產業定位以生態食品產業為主導,企業以圣農集團為主體。因此特色小鎮產業定位為“宜業宜居宜游生態食品特色小鎮”,名稱定為“圣農小鎮”。圍繞此特色產業定位,小鎮總體規劃面積3.46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人。2016年-2018年特色小鎮建設計劃新增投資15.7億元,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約700畝。
五夫小鎮:朱子理學是靈魂
五夫鎮自古就有“鄒魯淵源”之稱,是理學宗師朱熹的故鄉,朱子理學的形成地。
五夫歷代名人輩出,境內遺址遺跡豐富,也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屬于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為弘揚朱子文化,發展旅游經濟,當地鎮黨委、政府以“搶救、保護、開發”為原則,以朱子故里——紫陽樓為中心,在紫陽樓遺址上重建占地50畝的朱子故里公園為重點,將文化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相結合,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拓展旅游市場,逐步建成一個集游覽、休閑、度假、考古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新景點。
石圳小鎮:品嘗政和白茶的中國味道
石圳自然村位于政和縣石屯鎮松源村,距縣城約4公里。早在宋代,石圳就已成村落,明清時期, 這里建起了水陸中轉碼頭,成為連接山內外貨物的集散之地,糧食和茶、鹽、布匹等物資從這里進出。受益于水運碼頭,石圳村繁華了幾百年,直至上世紀80年代才逐漸失去交通樞紐的地位,只留下一些古建筑的斷壁殘垣。
政和產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唯一一個因茶而得名的縣。政和茶首推工夫及銀針,前者運銷俄美,后者運銷德國,次為白毛猴及蓮心,二者專銷汕頭一帶,再次為銷售香港、廣州之白牡丹,美國之小種,每年出產總值以百萬元計,實為政和經濟之命脈。
作為進出城關的中轉碼頭,石圳曾為政和茶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眾多茶葉龍頭企業爭相入駐石圳,為這個美麗的白茶小鎮畫卷“揮毫潑墨”,那些老建筑也正在修復中。靜謐和美的石圳,吸引更多人到政和,品嘗政和白茶的中國味道。
徐墩根藝小鎮:根藝展示與航空運動并舉
徐墩根藝小鎮位于建甌市徐墩鎮,擁有“中國根藝城”旅游產業優勢,同時開發中航水上飛機旅游項目,打造兼具根雕藝術和水上飛機旅游為特色的小鎮。
徐墩根藝小鎮計劃用3—5年,在徐墩投資建設水上機場、并進一步加強根雕藝術展示和產業開發,完善核心區基礎設施、高鐵站片區基礎設施、豐樂綠色產業集中區、航空旅游擴展區等周邊基礎配套設施,開發建甌北津湖——歸宗巖沿線旅游,新打造通航觀光基地、飛行俱樂部、飛行培訓中心、航空文化樂園等項目。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