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福建省工商局獲悉,針對近期各類市場主體申報名稱意愿大增的情況,福建省推出11項便利化改革措施,一個月以來,企業申報成功率提高20%,審批時限也縮短到原來的一半。
據了解,福建省各類市場主體名稱登記便利化改革自8月9日起實施,一個月以來,福建省共申報各類市場主體名稱4.9萬件,環比增長19%。改革推行的11條便利化措施主要包括:推行名稱“自助查重、自主申報”、推行名稱負面清單管理、簡化名稱登記申請材料和申請程序、簡化集團母公司名稱登記及積極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
福建省工商局企業注冊處處長吳志勇說,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市場投資意愿高漲,2014年全省申請34萬件,2015年51萬件,環比增長48%,業務量大增,出現排長隊現象。
“我們主要是借助互聯網的便利,同時梳理壓縮不必要的轉報環節。”吳志勇說,比如“自助查重、自主申報”制度是由福建平潭自貿試驗區試用推廣而來,之前是由縣一級受理,上一級部門審核;改革以后,申請人自行登錄福建紅盾網,檢索、查詢、比對名稱,不用準備紙質材料,不用層層轉報。
“新舉措不受時空限制,辦理時間從原來的11天縮短到3-5天,快的當天即可核準。”吳志勇說,改革統一了名稱審批標準,提高了申報成功率,推進了全程電子化登記,讓“面對面”服務轉變為“鍵對鍵”服務,讓企業省時省力。
此外,為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此次改革還首次允許使用“眾創空間”、“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器”、“企業孵化器”、“研究(發)中心”、“設計中心”等字樣登記企業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