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8日訊 各類騷擾電話34.3億次,平均每天約1.11億次,其中詐騙電話4.45億次,平均每天1435萬次……這組數據,僅是一手機安全軟件在上個月所攔截下的電話。
今年暑期,詐騙電話犯罪持續高發,各地發生多起致人死亡或涉案金額巨大的電話詐騙案件,海都報對各類電信詐騙伎倆也有曝光。昨日,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布《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顯示,從福建呼出的詐騙電話占總數的6.6%;收到的詐騙電話占比3.2%。
《報告》稱,據8月360手機衛士用戶的“吐槽信息”的統計分析顯示,在用戶接到的詐騙電話中,虛假金融理財電話最多,占43.2%,主要以證券、貸款、貴金屬投資、保險等金融業務為幌子。
福州一銀行人士說,這種詐騙電話,通常以高額的理財回報為誘餌,誘騙受害者在釣魚網站或以直接轉賬的方式購買基金、股票等金融理財產品,從而進行詐騙,市民需警惕,遇此電話,一定要與金融機構確認清楚,不要貿然登錄網站,謹防因木馬中毒泄露銀行卡信息。
而身份冒充的詐騙電話為第二大類,占25.2%。數據顯示,騙子最愛冒充的角色依次為:電信運營商、領導、快遞員、醫保機構、商家客服、銀行、公檢法、學校、親友等。無論哪種身份,騙子都會將話題引入銀行卡密碼、驗證碼,或引導受害人轉賬。此外,虛假業務推銷也是被大量吐槽類型。
從《報告》可以看出,福建既不是電信詐騙分子的“集中營”,也不是被攻擊的“重災區”。
《報告》對詐騙電話號碼的歸屬地進行分析統計,詐騙電話中歸屬地為福建的,占6.6%,在全國31個省市中排第六。前五位分別為北京(15.1%)、廣州(14.9%)、上海(13.8%)、江蘇(13.2%)、河南(10.8%)。而詐騙電話呼出最少的區域,在青海,僅占0.02%。而從收到詐騙電話的用戶所在地來看,廣東最多,占20%,福建排第十,占3.2%。
不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福建地區雖不是騙子攻擊的重要目標,但在電信詐騙的識別力上,福建人顯得較弱。《報告》統計了一個地區的所有用戶,在接到未被標志的詐騙電話后,平均需要多少時間,才會掛斷這個電話并標記其為詐騙電話,來判斷該地區用戶對于詐騙電話的識別能力,福建人識別時間為24.9秒,排全國第12位,詐騙電話識別力等級為二等。而識別力被評為一等的三個地區為上海(18.5秒)、北京(18.7秒)、香港(19秒)。(海都記者 鄭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