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補齊發展短板擴大有效供給和實施補短板投資工程包的工作部署,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2016年第二批投資工程包的意見》,決定在加快實施第一批12個投資工程包的同時,組織實施第二批10個、年度投資209億元的投資工程包。
本批工程包更加注重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特色小鎮建設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30億元。重點聚焦新興產業,兼顧傳統特色產業,在全省組織創建一批特色小鎮,推動特色小鎮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特色產業投資。每個新建類、改造類特色小鎮原則上年內分別完成投資(商品住宅項目和商業綜合體除外)5億元以上、3億元以上,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特色小鎮力爭分別完成投資3億元以上和1億元以上;互聯網經濟、旅游和傳統特色產業類特色小鎮年內力爭完成上述投資目標的80%以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15億元。重點推進廈門、平潭兩個國家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加快建設全省2016年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力爭全年新開工建設70.3公里,其中福州8.6公里,廈門24.3公里,武夷新區2公里,三明、龍巖各1公里,平潭綜合實驗區33.4公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度。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26億元。重點建設22個縣級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及配套爐渣、飛灰處理設施建設;啟動建設7座城市中型轉運站,建成160個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推進建設福州、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龍巖、寧德等7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餐廚垃圾處理廠;開展3600個村莊生活垃圾治理。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5億元。重點實施一批水土流失重點治理項目,綜合治理面積100萬畝。
蓄引調水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24億元。重點投資水庫工程14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即羅源霍口水庫工程,計劃年底開工),中型水庫10座,小型水庫3座;引調水工程13個,其中引水工程5個,供水工程8個。
工業園區改造升級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50億元。重點支持30個以上工業園區(集中區)按省級以上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條件,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公用工程項目建設。
物流園區提升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25億元。將依托物流節點城市和交通樞紐,結合產業結構和區位條件,重點推進15個以上貨運樞紐型、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口岸服務型物流園區建設,提高園區信息化水平。
旅游設施配套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16億元。年內全省重點建設10個旅游集散中心,推進建設連城冠豸山生態旅游示范區、湄洲島濱海旅游提升、泰寧全域化旅游、古田縣臨水宮景區等4個項目,建設300個旅游廁所。
大數據云平臺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12億元。重點投資大數據產業園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和VR應用服務包、“互聯網+”區域化鏈條化試點、“互聯網+”公共服務和VR體驗中心。
電信普遍服務工程包,全年力爭完成投資6億元。重點推進寧德、龍巖、莆田三個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對3000個以上建制村進行光纖到村建設或光纖化升級改造,并保持6年以上穩定運行。
(記者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