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產業發展重大布局,凸顯“高技術”力量:
2月,中國首個新業態VR產業基地落戶福州,三到五年內將力爭形成千億規模,圍繞VR產業生態系統培養超五萬名人才;
4月,國內首個單層石墨烯量產基地落戶廈門,將從根本上解決石墨烯高價位低產能的瓶頸,推動石墨烯產業快速發展;
7月,福建省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項目在晉江開工,將填補我國動態存儲器產業國產化空白,助力福建打造東南沿海集成電路新基地……
近年來,我省傳統產業比重較大且增長乏力,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較小,高端技術受制于人等問題突出。“十三五”時期福建要想后來居上,關鍵在于創新驅動,打造產業“升級版”。
省委省政府堅持前瞻布局、重點跨越,加快培育發展一批新產業,攻克轉化一批新技術。
“要選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通過抓項目把研發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重點研發應用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產業鏈關聯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認為。
原標題:關鍵技術突破:轉換動能 邁上高端
以全球視野推動創新
國產數據庫領域殺出“福建黑馬”!6月底,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旗下星瑞格軟件有限公司發布數據庫新品,并聯合國產基礎軟件的優質廠商,共同把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廣應用到政府、電網、水利、金融、電信等領域和行業,邁開數據庫國產化的步伐。
“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深刻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大數據建設離不開高性能的數據庫軟件。一直以來,數據庫軟件的核心技術都被國外廠商壟斷,造成我國政府、企業采購成本居高不下。
數據庫軟件國產自主安全可控,已成為國家戰略。福建如何作為?
“共性技術突破,人才是關鍵。全球化時代,唯有全面開放,有效配置創新資源,積極主動地融入全國乃至全球創新網絡,努力成為‘參與者’甚至是‘領跑者’。”省電子信息集團董事長邵玉龍說。
去年底,星瑞格與IBM簽訂了Informix數據庫源代碼授權協議,并組建包括來自臺灣和新加坡、德國、美國的國際研發團隊,僅用短短半年,成功推出一系列自主可控的Sinoregal數據庫軟件產品。
當前,我省傳統產業所占比重過大,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較小。特別是高端先進產能明顯不足,企業所需的工業軟件90%以上依賴進口。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許多產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不夠高。
“要解決福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關鍵的途徑就是創新驅動與高端攀升相結合,主動對接高端創新資源,提升基礎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平臺網絡體系,破解產業高端發展技術難題。”省經信委副主任嚴效東認為。
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共性技術,我省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支持企業加快研發一批關鍵基礎材料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圍繞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石油化工等主導產業技術領域,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快突破核心裝備、關鍵材料和核心器材等“卡脖子”環節。
變要素驅動為創新驅動,福建產業正加速邁向高端。
緊盯最前沿打造新亮點
在石墨烯這一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的先導產業上,福建正多方發力搶先機。
原標題:關鍵技術突破:轉換動能 邁上高端
力破關鍵技術。廈門大學與英國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輝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石墨烯工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深耕新材料氟化石墨烯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中船重工725所投資千萬元在廈門材料研究院設立石墨烯研究中心。
加快市場應用。泉州信和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石墨烯科研產品,在鋼結構防腐蝕、電磁波吸收和室內取暖領域取得較大科研突破;晉江市吸引一批海內外高端研發人才共同打造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優勢制造業跨界融合。
全省提出的石墨烯領域專利申請已達460多件。
而隨著國內首個單層石墨烯量產基地落戶廈門,石墨烯高價位低產能的瓶頸也將全面消除。新組建的恒力盛泰(廈門)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將把世界領先的20多項成熟專利技術在廈門轉化。公司首席科學家張博增博士表示,至2020年各項石墨烯產品產能爭取達到5000噸,隨著石墨烯工業化量產,單層石墨烯售價將降至每克1000元以下。
石墨烯,是福建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個例子。
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而2015年,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618.82億元,占GDP比重僅10.08%,規模偏小、水平不高。
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目標,如何實現?
“我們要以創新為動力,以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人才為支撐,加快突破技術鏈、價值鏈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打造上中下游密切銜接、配套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省發改委副主任林文斌認為。
我省提出,瞄準人工智能、機器人、石墨烯、VR等前沿領域,攻克一批產業共性科學問題,培育發展顛覆性技術,形成一批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新產業領域和經濟增長點。
按照這一思路,我省“抓龍頭、鑄鏈條、興產業”,策劃、生成、落地、建設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努力構建高效強大的產業共性關鍵技術供給體系,推動新興產業向高端和規模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儲備庫共有365個項目,總投資5953.8億元。
同時,進一步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突破路徑,實施差別化政策,把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集中到最有基礎、最有條件實現突破的企業和項目中去,培育重點項目和龍頭企業。
產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將有力支撐福建經濟增長“中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