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福建省住建廳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省商品房現實庫存(即已取得預售許可暫未售出的面積)6567.2萬平方米,比年初減少845.1平方米,按全省近三年商品房月平均銷售面積計算,去化周期為19個月,比2015年底減少5個月。
“庫存壓力仍較大。”福建省住建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加大去庫存力度的關鍵,在于精準施策。
合理購房消費,加大支持力度
截至7月底,全省商品住房庫存3459.2萬平方米,比年初減少760.6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為13個月,比2015年底減少4個月。
“總體上來說,對居民合理的購房需求,要加大支持力度。”上述負責人說。
按有關政策,在貸款利率上,居民購買首套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可按20%執行;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購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符合貸款條件的,可執行最低首付比例30%。金融機構可根據實際適當下浮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在契稅方面,各市、縣(區)政府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扶持剛需購房的優惠政策,對購買新建商品房可按所繳契稅給予獎勵。
在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方面,各地可通過“公轉商”貼息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渠道籌措資金,把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個體工商戶逐步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在全省全面開展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滿足繳存職工回戶籍地購房需求。
“在把握整體導向的前提下,各地還應按‘一市(縣)一策’原則施行政策。”該負責人認為,因地制宜才能把去庫存落到實處。
農民進城購房,繼續鼓勵支持
《總體方案》提出,進一步落實戶籍改革方案和居住證制度,簡化農業轉移人口購房落戶手續。
對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買新建商品房的,現有政策從不同層面給予扶持。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憑經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則上按所在招生片區安排進城購房農民工和農民子女就讀。同時,各地要做好教育資源統籌,避免“大校額”“大班額”問題。
鼓勵政府與房地產開發企業聯合給予農民購房一定比例或一定額度的現金直補。財政資金則將結合造福工程、農村危舊房改造等,對搬遷戶、危改戶農民進城購房給予補助。
上述負責人介紹,上半年,省住建廳分別與省農行、省工行、省建行和省中行簽訂農民進城購房合作框架協議,推出“農民安家貸”,支持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房。根據協議,省住建廳與四家銀行合作,累計融資合作意向額度達2500億元。其中,農行現已為6000多戶發放貸款31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