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創新項目亟盼投資
“我們的‘校園e站’項目計劃今年進駐福州8所高校,亟須出讓20%的股份,尋求200萬元風險投資。”福州品昱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小琳說。
緊盯“打印點人太多”“快遞沒人收”等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的痛點,江小琳與她的創業團隊推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校園e站”,滿足大學生快遞、打印、社團活動等的需求。“今年2月已經在福建江夏學院投入使用,先后接入快遞、打印、廣告等相關服務,使用人數為3700人,回頭客3100人。下一步,將開展校園資訊、社團活動、駕校報名、學習資料網盤存儲、宿舍空調清洗、包車租車等服務。”
“為什么校園其他類似團隊都不見了,只有我們存活下來?原因是我們花了半年不斷在摳各種細節的銜接度,并實現了盈利。”江小琳頗為自信地表示,“目前,市場上暫未出現有規模的校園生活一站式平臺,我們的目標是明年開展下一輪融資并走向全國。”
同樣是90后的創業追夢者,新成立的福州沉浸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立峰打造的是當下熱門的VR看房項目。
“現在針對VR的報道很多,但真正走到生活中的還是比較少的。而我們的‘任意門’VR智能選房系統項目,對房地產商、房產中介、家裝公司、設計公司的資源進行整合,以VR一體機設備作為載體,實現虛擬樣板房、實景房屋重現、家裝嵌入,省去買賣雙方時間、人力等成本。”李立峰介紹說。
“目前,公司產品正處于研發階段,計劃年底前正式上線VR虛擬看房模塊,我們希望引入資本,加速度起跑。”李立峰表示。
如何吸引“天使”目光
上月,由福州時間網絡有限公司開發的大學生找兼職“神器”——“兼客兼職”,獲3000萬元A+輪融資,由大營資本領投,匯銀資本進行了跟投。
同樣是90后創業者,“兼客兼職”CEO陳明富顯然是幸運的。
此前,早在福州大學就學期間,他和團隊就創建了123外賣網,并拿到了第一筆天使輪資金。2014年畢業后,開始二次創業。2015年5月,“兼客兼職”正式上線,6月即獲得上海鑫游資本的1000萬元A輪融資。
這款手機APP以互聯網模式對接大學生兼職需求,形成兼職任務、在線聊天、簡歷投遞、報酬擔保、兼職培訓等一系列閉環功能,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兼職招聘方式。目前,項目已覆蓋全國180多座城市的2000所高校,用戶數突破320萬,每天提供崗位超過1萬個,平臺月交易額達3000多萬元。上月獲得3000萬元A+輪融資后,公司估值增至1.5億元。
陳明富建議,創客們一定要有一個有融資、財務經驗的導師或者陪伴者。此外,創客可以多多參加路演對接會、論壇或者創新創業大賽,以此來多展示、多交流,擴大和投資者的接觸面。
那么,資本的“陽光”最想照亮什么?
“當然是有創新含量的領域,以及有創新能力的人。”財經評論員張建忠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最值得投資的是兩方面:一個是好的股權,另一個是好的人。”
“天使看人,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C輪看營收。”許多天使人也這么認為。
在窩蛋科技董事長、“兼客兼職”投資人劉茂鋒看來,創業企業在融資時要注意三個要點:項目市場有多大?市場機會在哪里?商業模式是什么?創業初期應切入某個細分領域,集中攻克,做到龍頭老大。他表示,企業的發展都在不斷的變化中,唯一不變的是團隊,“我們愿意和靠譜的團隊一起成長”。
“融資路演有3個要領。”福建省招標采購集團資產證券部總經理、福建省閩招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宗庭支招:最好能夠在1分鐘內講清公司戰略規劃,表達清楚項目要解決什么問題;要明確公司的競爭優勢和資源;要有好的商業計劃,準確表述公司的服務范圍和目標。
各方合力點燃“雙創”
今年初以來,在一系列政策鼓勵之下,國內“雙創”氛圍濃厚,初創企業數量爆發式增長,投資者信心指數得到大幅提升。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40只天使基金,共募得資金60.77億元;發生818起天使投資案例,金額51.85億元。獲得天使投資的行業分布前三位的分別為互聯網、IT行業、電信及增值業務。
從投資案例和金額來看,福建雖處上游,但與“第一方陣”的北、上、廣仍差距較大,亟須各方加力。
“基金小鎮是新興的資本運作方式,直接打通資本和企業的連接,將兩者聚合起來,通過高標準篩選方式選擇入駐企業,為天使投資機構提供高質量投資標的。”匯創金服CEO、匯銀資本副總裁陳坦生透露,“我們正在和相關部門、單位共同籌劃福州的基金小鎮。規劃是每年能夠有300億元-500億元的資本,投資500個-1000個創業項目,力爭每年能夠有30個-50個項目到新三板掛牌,3個-5個項目到主板上市。”
作為福建省推動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牽頭抓總單位,去年以來,省發改委培訓了8萬名互聯網經濟從業人員,引導成立7家創投機構,扶持數十個互聯網公共平臺和孵化項目,新建29個互聯網孵化器。
省發改委副主任林文斌表示,隨著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投資行業迎來新的重要發展機遇。其中,股權投資等作為創新金融工具和創業活動的孵化器,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自主創新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上周四,在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聯合舉辦的“6·18”海峽創新項目資本對接會上,200多家企業、創客與投資機構現場碰撞,火花四溢。對此,林文斌表示:“‘6·18’催生了大量創新項目,我們將不定期策劃舉辦各類創新項目資本對接會,建立長效機制,為創新項目和資本的對接搭建平臺,促進優質項目和優良資本的完美聯姻,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