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將來,在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購買農產品,用手機就能刷出農產品的“身份”。日前,福建省出臺《關于加快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1213行動計劃”》,提出在全省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二維碼標識,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1213行動計劃”即:建設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快農資(包括農藥、獸藥、肥料、種子、飼料等)監管信息平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兩個平臺建設與應用;建立完善一個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實現全省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流動監測全覆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位居全國前列三個目標。
根據行動計劃,福建省將突出蔬菜、茶葉、水果、畜禽、食用菌和水產、筍竹等重點產業,力爭到2018年實現農業規模生產基地全部按標準生產。
今年10月底前,福建省將全面啟動農藥、獸藥平臺監管,做到農藥、獸藥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產品可召回、監管更有效”,提升農資信息化監管水平。同時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建設與應用,力爭今年內將設區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列入省級規范社名錄的農民合作社等重點生產主體生產的農產品全部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監管,在2020年前實現進入超市的大宗農產品來源可查、責任可究,保障消費安全。
今年,福建省將在福州、廈門選擇部分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試點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取得經驗后逐步推開。
福建省將建立農產品運輸環節聯合執法機制,嚴防農產品在收儲運過程中因非法添加和違法處理等原因導致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同時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積極引導和支持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對農產品進行包裝,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二維碼標識,力爭做到進入批發市場、大型超市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記者 朱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