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圍繞農村住房、公路、電網、通信業、災毀耕地復墾、水利設施、供排水設施、企業等八個方面,分別出臺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既為臺風“尼伯特”災后重建提出了目標任務、工作步驟,又為今后設立了一套契合實際的災后重建標準和體制機制。
據福建省防汛辦最新通報,本月9日登陸的臺風“尼伯特”造成該?。福橙怂劳?、22人失蹤,57個縣、586個鄉鎮,65.53萬人受災,受淹城市6個,倒塌房屋1.35萬間,農作物受災48.03千公頃,停產工礦企業303個,損壞堤防55.19千米。
記者采訪了解到,福建受災地區已基本恢復了臨時性的水、電、路和通信“四通”,但災區重建任務仍然艱巨。在重災區閩清縣坂東鎮,雖然洪水已經過去了10天,但街巷里還有厚厚的污泥堆積,戴著口罩也能聞到陣陣惡臭。湖頭村村主任黃祥奮告訴記者,現在只能靠小型機械和人力清淤,單是清掃完一個村就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福建災后重建堅持規劃引領。以城市供排水設施為例,方案規定首先要聘請專業公司和專家,對城區供排水設施進行損壞原因分析和修復、重建評估,在科學論證基礎上確定重建方案,然后進行科學選址、明確方案、組織實施。
“此次暴雨洪災中,永泰南部的鄉鎮由于整體海拔高,災情比北部鄉鎮輕得多。”永泰縣委書記陳斌表示,該縣災后重建將從加強評估和規劃入手,以整個縣域環境容量和人口布局為基礎,尊重山形水勢和歷史人文,保障安全和保護生態兩手抓。
針對災后重建面臨的資金難題,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強調“輸血”與“造血”并重,拓寬融資渠道。以農村住房為例,方案提出要注重農村住房恢復重建與扶貧開發、新型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業發展相結合,通過重建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增收致富。
在扶持政策中,明確省政府對于一般重建戶給予每戶2萬元補助,貧困重建戶為2.5萬元;市、縣政府也要安排補助資金。還通過規費減免、保險理賠、購房優惠等形式多方籌資。
著眼長遠發展、形成長效機制,是方案內容的另一大亮點。以電網為例,“尼伯特”導致福建71萬戶用電戶停電,閩清、永泰大部分電網遭遇毀滅性損壞,據國網福建省電力公司介紹,此次電網重建后抗風標準將達到35米/秒,地面站房基礎提高35厘米,地下站房加裝50厘米防水墩,這也將成為福建電力設施建設的新標準。
鑒于水、電、路和通信保障對抗災救災的重要性,福建省對災后“四通”恢復均提出了清晰的“時間表”。比如因災造成基礎通信設施嚴重破壞的,3天內基本實現鄉鎮級別應急指揮通信,10天內基本實現行政村級別應急指揮通信,1個月內基本恢復正常通信。
福建省發改委主任魏克良說:“災后重建要充分以人為本,盡快恢復受災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今后原則上,上半年受災的在半年之內完成農村住房重建,下半年受災的在春節之前完成農村住房重建。”記者康淼、涂洪長、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