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有閑時就到健身機構去運動,這已成為不少城市人生活的時尚選擇。然而由于監管不力,健身機構環境衛生不達標、收費標準隨意等現象并不少見。記者昨日獲悉,采納福建省人大代表建議,福建省有望制訂出臺有關健身休閑娛樂等的服務標準,對這一行業進行規范。
在年初召開的省人代會上,福州團張德耀等兩位代表在《關于對民營健身機構加強管理的建議》中指出,健身機構的環境、衛生條件有的不達健身衛生環境要求,有的通風設備不達標,有些健身機構收費后不履行承諾,且收費標準隨意制定等。代表們建議,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各種健身機構的監管,包括投資主體的準入、收費標準、設施安全、消防安全、衛生標準等。
代表們反映的現象客觀存在。據記者調查,健身機構的消費糾紛時有發生并見諸媒體。比如,實行會員預付費制,部分經營不善的健身機構無法履行服務承諾,甚至發生突然倒閉的情況,給消費者帶來經濟損失;健身場地專業保潔人員配置沒有統一標準,致使健身運動環境衛生情況時好時壞;健身教練有的是健身培訓機構培訓的,有的是院校培訓的,動作標準不統一、實操經驗不足,不能給消費者提供安全、科學的健身指導服務……
福建省體育局在回復張德耀等代表的建議時表示,福建省將以制定《福建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為契機,抓緊制訂出臺健身休閑娛樂、體育場館等體育服務標準,建立和完善體育服務規范。同時,省體育局還要積極配合工商、物價、衛生、消防、質監等部門加強對健身機構收費標準、設施、消防、衛生標準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引導健身機構健康發展。(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