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劃片還是單校劃片,劃片范圍如何確定,劃片工作要征求群眾意見……記者第一時間從省教育廳獲悉,31日,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做好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鞏固擴大我省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改革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科學確定劃片方式。各地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適當方式,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法》規定的免試就近入學政策。
義務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可繼續實行單校劃片方式招生;教育資源配置尚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在保證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可結合“小片區管理”,穩妥、適時,因地因校制宜實施多校劃片,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到每個片區,確保各片區之間大致均衡,實施過程務必公開、公正。實行多校劃片的,應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派位未能進入熱點學校的學生,仍應就近安排至相關學校。實行多校劃片,要統籌學校生均資源配置,避免加劇“大校額”“大班額”現象。省市屬學校根據需要,納入當地多校劃片范圍。
合理確定片區范圍。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指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綜合適齡兒童規模、分布,校點布局、辦學容量,交通狀況等因素,堅持確保公平和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鄉鎮)、路段、村居、門牌號等,確定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片區。鑒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學校布局的不均勻性、街區形狀的不規則性,就近入學并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要充分考慮可能影響公平的關鍵要素,確定相對科學的劃片規則,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整體上相對就近入學。招生片區確定后,應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
完善劃片工作機制。對于新建學校或新建居民小區的劃片,以及需要對現行片區進行調整或準備實行多校劃片的,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現代治理理念,啟動教育重大決策程序,充分征求社會群眾意見,公開劃片工作程序和內容,做到公平、公正,提升公信力。充分發揮社區作用,及時化解劃片和招生入學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實現共治共享。劃片及片區調整工作備受關注,應當提前廣泛告知,設立必要的過渡時限,給社會留出合理的預期時間。
堅持實行陽光招生。各地要向社會公布學校的辦學性質,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招生辦法、程序,報名時間地點、所需的證件材料,咨詢電話,以及投訴電話和投訴信箱等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嚴格規范招收政策性照顧對象。對于臺商子女、軍人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等政策性照顧對象,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不得隨意擴大照顧范圍。經教育廳批準招收體育和藝術特長生的學校,要嚴格按照公布的招生名額和招生范圍辦理,其他學校一律不得以特長生名義招生。
方便隨遷子女入學。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要求,提供便民服務。有學位余額的公辦學校都要開放接收隨遷子女,并采取自主報名與隨機派位相結合,或者積分入學等方式,保障隨遷子女公平入學。學校要實行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促進隨遷子女融入就讀學校和城鎮生活。學校要按照“一人一籍、籍隨人走”原則,做好“全國學籍系統”的學籍轉接和服務工作。對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買新建商品房的,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憑經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則上按所在招生片區安排其子女就讀。
通知同時要求,要加大招生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學校不得以與部門(單位)“共建”名義違規招生;嚴格規范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嚴禁以特長生名義違規招生或跨區域招生;嚴禁招收任何名義的“條子生”;嚴禁將各種競賽、考級和獎勵證書作為入學依據;嚴禁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費用。各地教育行政、教育紀檢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各類招生腐敗行為,核查屬實的要從重從嚴處理,公開曝光。我廳將加大監管力度,強化責任追究,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糾正一起。(記者 鄭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