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站在資本風口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以下簡稱“VR”)產業,在地方政府層面迎來了利好。
2月27日,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在福州揭牌,標志著全國首家VR基地的正式落戶。
業內分析人士預測,2016年將成為虛擬現實產業爆發的元年。而福建,在農歷新年過后不久即抓住機遇,搶占VR新業態的先機,將其作為推進數字福建建設、“互聯網+”的重要內容,也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據了解,借助此番布局,福建擬打造一個新的千億級產業。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表示,“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在福州培育起完整的產業鏈,形成全國領先的VR產業集聚區和全球VR產業重要創新創業平臺。”
下一個資本聚集熱點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5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研究報告》,中國2015年VR行業市場規模為15.4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56.6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550億元。
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正在涉足虛擬現實產業,既有創業公司,也不乏巨頭玩家。繼Facebook、谷歌、索尼之后,2015年11月,騰訊高調宣布進入VR領域。剛剛過去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興、三星、HTC等廠商紛紛發布了VR產品。
2016年年初的福建“兩會”上,該省政協委員劉路遠提出,福建省應該搶抓機遇,提前布局,推動發展VR技術,打造一張福建產業新名片。
劉路遠建議將VR產業納入福建“十三五”發展規劃,吸引高端人才來閩工作,并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產業園區,在政府立項、政策扶持、資金補助、建設用地、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傾斜;以園區為依托,形成獨具品牌特色的VR創新孵化平臺;扶持和發掘一批重點企業和優勢項目。
劉路遠的思路,在剛剛揭牌的VR產業基地上有頗多體現。
在2月27日的VR產業基地建設發展座談會上,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表示:“VR基地建設需要什么政策,省市就要及時研究、推出;國內哪里的政策好,我們就借鑒哪里的政策。”
張志南透露,福建將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產業基金的支持,推動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工程研究中心、企業創新研究平臺;推動省市的科技館、圖書館建立VR體驗中心;推動在旅游、教育等領域啟動VR工程,并積極向產業基地采購VR產品與服務。
據了解,該產業基地位于福州長樂濱海新城,已經建成了2萬多平方米的VR體驗中心,即將對公眾開放。張志南稱,基地建設要有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爭取國內外VR領軍企業入駐。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譚光分析,2016年將會是資本大規模進入VR產業的元年,但從技術、內容的角度來看,VR產業的發展還需要一兩年時間。
“短期來看,市場還未真正培育起來。但從大趨勢看來,VR會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福建省的動作可以有效集聚人才、孵化企業,對行業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譚光指出。
福建打造千億級VR產業
2016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和創新示范工程,推動互聯網經濟創新發展,加強“數字福建”建設應用。
此次VR產業基地,正是推進“數字福建”的一項重要內容。基地依托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力爭使基地生產規模達千億級別,圍繞VR產業生態系統培養各類技術、營銷及管理人才超過五萬名。
張志南表示,當前福建省信息化發展水平已居全國第六位,一批企業、研究所、高等院校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福建省,尤其是福州市具備了發展VR產業的基礎、條件和優勢。
2015年福建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2%,占GDP比重達到15.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9.2%。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
根據福建省“十三五”規劃建議,到2020年,該省將培育新一批千億產業集群,互聯網經濟規模實現倍增。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東南沿海省份中,福建的經濟體量相對較小,本身就存在加快發展的需求。2016年,福建提出GDP增速為8.5%,力爭高于全國兩個百分點左右。
黃端認為,福建的第二產業占比仍在50%以上,高于全國同期水平,因此福建未來仍處在加速工業化的階段。與此同時,服務業也在加快向高端轉型,這雙重動力將保障經濟發展的后勁。
“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是福建的主導產業,而VR產業是制造業和新興業態的結合,福建有一定的先天優勢。”黃端說。
北京蟻視科技CEO覃政則表示,目前的VR產業還未脫離娛樂業,在現有的游戲和影視行業聚集區做VR,更能發揮跨行業的聯動和協同效應。
而深圳一家VR創業公司的CEO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果政策有吸引力的話,不排除將前往福建設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