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延伸
業內人士揭秘 日料店里的那些“坑”
日料一向是以選料精良而出名,這些年在南京,日料店越開越多,從人均幾十元、只能容納幾個人的小店,到開在高檔星級酒店里、人均消費上千元的大店,迎合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胃口,但除了山寨品牌,日料店的其他問題也值得消費者注意。揚子晚報記者請來業內人士,揭秘其中的很多“坑”。
幾片和牛幾百元 不是假冒就是走私
日本神戶牛肉名聲在外,幾片牛肉售價600元,但你吃的真的是日本和牛嗎?自從2001年日本暴發瘋牛病以來,中國就暫停了從日本進口牛肉,至今未解禁。
業內人士介紹,和牛是日本牛的意思,但在其他地方也有產。比如澳洲的和牛,比日本和牛差點,但比普通牛肉好吃,“但大多數日料店只會用澳洲牛肉代替,而澳洲牛肉什么品質都有,有的不見得比國產牛肉好。”
添加劑勾兌湯底 一碗拉面賣三五十
街頭的日料小店里的拉面、烏冬面,一般售價三五十元一碗。雖然拉面在日料里算是比較便宜而且管飽的東西,但相當暴利。因為很多店根本不會自己熬制湯底,而是使用購買來的濃縮湯料來勾兌湯底。“真正的豚骨湯熬制起來是很麻煩的,豬骨、雞骨等熬湯原料不貴,但熬制時間長,還需要占著爐子。”
記者了解到,市場有一些類似濃湯寶的粉末,淘寶上一包908克裝的豬骨白湯可調二百斤湯水,而售價僅26.8元。按照這種方法配比,一碗拉面湯底的成本僅要幾角錢。
進口食材、醬料 以次充好比比皆是
日本料理價貴,食材是重要原因。包括刺身、壽司等日料特色菜需要用到一些進口魚類,且對新鮮度要求較高。這其中就不乏以次充好,比如三文魚。正宗三文魚只有大西洋鮭這一種,也就是“挪威三文魚”,但市場上有很多假冒的,比如“太平洋鮭魚”,其實就是大馬哈魚,還有成本更低的“淡水三文魚”。
更常見的是調味料,正宗的刺身應該用山葵磨粉來作調料,辣中帶甜,但是現在絕大多數日料店都是買管裝的芥末醬,刺激性大并且沒有甜味。(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