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就人民法院貫徹落實全國金融作業會議精神,加強金融審判作業,保證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提出了30項意見,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辦下發文件,關于此前央視曾曝光屢次的1元購進行定性,全國范圍進行嚴打這種圈套。
一元購,簡略來說,就是網站上把所有產品都拆分紅一元一份。一個號碼能夠購買多份,終究再由體系發布中獎號碼。從正常邏輯上講,一次性購買份數越多,抽中產品的幾率就越大。因而,用戶就會發生一種1塊錢就能搶到iPhone 7、單反相機、金條等價值數千元產品的幻覺。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玩法錢一旦投出概不交還。
一元購的魅力在于讓你認為只需要花一元錢,就可以得到豐厚獎品,大到開走寶馬、搶購手機,小到百元充值卡、加油票等等。
某家網站近日曝光了累計參與一元購的人次已經超過了110億,然而這個數字一直在以秒為單位不斷上漲。
相關人士記錄:下午1點時參與人數為一百一十億零三百萬;下午5時,這個數字就已經變成了一百一十億零八百萬,增加了五百多萬人次。短短4個小時,流水額高達五百萬元,按照15%的利潤來計算,這家網站4個小時的獲利就已經達到了75萬元。
下注金額從小到大。收回本金的欲望越強烈,就越難以抽身,最終靠四處借債繼續投注。
一名“一元購”的參與者表示:以前玩過網易游戲,通過網易公司發來的一些短信,點入“1元奪寶”界面。開始從一塊兩塊投,然后三十五十,然后成百上千,最后就上萬。大概從去年12月份開始玩,到如今,大概虧了四十幾萬。
“一元購”網站的“零門檻”、低成本,導致這類網站質量參差不齊,一些不法商家混雜其中。不少“1元購”網絡平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使消費者面臨著申訴無門的窘境。針對“1元購”的亂象,相關部門不能無動于衷、坐視不管,而是要及時補齊監管缺位和管理滯后的漏洞。立法機關也應盡早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給不法商家以可乘之機。消費者要擦亮眼睛,審慎辨別各種“1元購”網絡平臺,更要拋除一夜暴富的“美夢”,腳踏實地地完成一個個工作生活中的“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