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先生在網上搜索徠卡相機,出現一家“旗艦店”官網,在工作人員介紹下,葛先生花近29000元購得一臺相機及鏡頭。不料貨到后他才發現,雖是同一系列,但到手相機要低端很多,聯系銷售后對方拒不承認。北京晨報記者聯系到該公司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溝通中有誤會,將和消費者溝通協商。
付款后又被追差價
葛先生近日看上的一款在天貓旗艦店缺貨的徠卡相機,于是就在網上搜索了相關信息。“我搜了徠卡、旗艦店的關鍵詞之后,就出來了不少網站,然后挑了其中一家看起來比較正規的徠卡相機(中國)官網。”因網站宣傳頁面里看到多款徠卡相機,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通了客服電話。
“客服說自己家店就是德國直營店,直接從德國進貨的。和天貓旗艦店是一個系統,只不過銷售渠道不同。”此前并未用過徠卡相機的葛先生,見“官網”做得像模像樣,又聽銷售人員十分熱情,隨后添加了對方微信。葛先生想要的徠卡TL2,對方報價為14700元,加一個9300元的鏡頭及一個999元的購買套餐,一共需要24199元,他很爽快地掃碼付了錢。當天下午,葛先生和對方溝通把鏡頭換成另一款更便宜的定焦鏡頭,對方卻說之前提到的定焦鏡頭是國產,已經沒貨,只有德國產的同款鏡頭,但要補差價。葛先生不同意,對方又打來電話改口說是因為之前報錯價格被領導批評了。“態度挺誠懇的,當時覺得也算體諒他吧,又給補了4400元差價。”
貨不對板拒不退貨
7月22日,葛先生收到快遞,粗劣的包裝讓他心生不滿,打開包裝后,他看到的居然是一個徠卡T。“雖然都是T系列,但是價格差好幾千呢。”盛怒之下,他打電話給那位銷售,不料對方態度極差,稱葛先生從未說過買徠卡TL2。
記者從雙方溝通的聊天截圖看到,葛先生付款前確認購買徠卡TL2時候,對方爽快回“好的”,但到貨后被葛先生再次聯系,對方又改口:“我這兒沒有無理由退貨。TL2還沒上市呢,自己搞不明白就胡攪蠻纏。”
記者打開這家網站,發現網站首頁寫著“徠卡相機專賣”、“徠卡相機中國官網”、“徠卡相機北京直營店”等字樣,網站主體是名為北京海龍易匯通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地址在朝陽門銀河SOHO。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通對方電話,銷售人員稱自己門店是徠卡授權的正規直營店。但查詢徠卡官網上的專賣店和經銷商發現,此處并不在列。
■店家回應
溝通誤會將協商
昨日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銀河SOHO,在二層找到了該店鋪。公司銷售經理王先生告訴記者,因售賣葛先生產品的人員目前正在休病假,因此并不清楚具體情況。公司將積極與消費者溝通,協調解決問題。“肯定是他們倆在溝通的過程中有誤會。”不過他告訴記者,公司其實并非旗艦店,也非官方授權的直營店,“就是一個賣徠卡相機的地方。”
記者搜索發現,打著“徠卡旗艦店”、“徠卡官網”名頭網站的有好幾家,很多都難辨真假。一家徠卡專賣店的店員表示,如消費者購買產品,可通過官網查詢正規代理商和經銷商。目前有不少商家都在網上打出“旗艦店”的名頭,以此來招攬生意,但并沒有官方授權。與此同時,他也提示消費者,有的商家同一產品售價不足專賣店的一半,質量難保障,消費者切莫“貪小便宜吃大虧”。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
記者 康佳 線索 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