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7月24日訊 7月2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第九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伊山雪純香葵花油、溫泉河純葵花籽油、互喜普熱顆調和菜籽油、樓蘭瑪仁糖、上游公社原味瓜子等16批次食品不合格上黑榜,不合格項目為苯并(a)芘、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酸價、大腸菌群、克百威、毒死蜱等不符合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的規定,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區范圍內生產經營的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糖果制品、炒貨制品及堅果制品、食用農產品4大類363批次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抽檢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347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
值得注意都是,標稱察布査爾縣康源紅花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純正胡麻油、標稱伊寧市王清立油料加工廠生產的伊山雪紅花籽油(5L/瓶 壓榨)、標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福海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溫泉河純葵花籽油(5L/瓶)、標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福海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溫泉河純葵花籽油(1.8L/瓶)均被檢出苯并[a]芘超標。
專家介紹,苯并[a]芘是一種芳烴類化合物,在環境中廣泛存在。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超標可能是油料收儲、晾曬不當或受到環境、包裝、機械收獲、運輸等過程污染,以及生產關鍵工藝控制不當等造成的。長期大量食用苯并[a]芘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嚴重者可能致癌。
此次抽檢還發現4批次的豇豆、芹菜、普通白菜(上海青)存在克百威、毒死蜱等農藥超標問題。
針對此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要求相關地(州、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開展核查處置工作,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落實主體責任,采取封存庫存不合格食品,暫停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合格食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等措施,查找問題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