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環境堪憂
7月18日,記者來到上地華聯購物中心,發現在1層和4層的角落均設置有迷你KTV——咪噠。記者透過玻璃發現,1層的3個咪噠均滿位。等待片刻后,記者進入一個迷你KTV,鞋子被灑在地面上的飲料黏住了,只見桌子上紙巾、飲料瓶等垃圾成堆,滿屋子散發著異味。隨后,記者在其他幾個迷你KTV里均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在商場4層,除了垃圾成堆,有的迷你KTV成了兒童玩耍的場所。記者看到,有的消費者將孩子抱在KTV調音臺上拍打,有的則把話筒當成了玩具。
迷你KTV里垃圾遍地。馮松齡攝
記者了解到,咪噠提供了包曲、包時、套餐疊加3種消費套餐,價格從24元15分鐘至95元90分鐘不等,微信、支付寶均可支付,消費者只需手機掃碼并關注其微信賬號后,就可以在手機微信上選擇套餐并點歌。記者在一個相對較干凈的迷你KTV坐下,唱歌時發現,話筒上經過多人使用有一些異味。記者發現,從開始唱歌到結束,始終沒有工作人員來打掃衛生。
連日來,記者在萬達等多家商場體驗發現,無人值守造成的臟亂差,成了咪噠影響用戶體驗的主要問題。
7月19日,記者撥通了咪噠官方熱線。咪噠北京區負責人王經理表示,購買咪噠KTV無資質要求,一臺價格1.88萬元,公司每個月會從每臺機器的交易流水中扣除15%的費用,其余歸商場所有。對于衛生問題,王經理表示公司只負責售后維修,衛生問題需商場方面承擔。衛生不達標的情況時有發生,咪噠已多次要求商場方面注意衛生情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一般一樓衛生環境會差一些,電影院附近的咪噠衛生相對較好。”對于記者反映的問題,王經理表示會盡快聯系商場安排人打掃。
管理是短板
“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網絡已經深刻地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KTV’就是互聯網在服務行業的最新體現。”重慶大學國家網絡安全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羅勇博士告訴記者,“‘互聯網+KTV’在給人們生活消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有其固有的短板。眾所周知,因管理不當和主體權責不明從而造成服務質量低下,是我國服務行業的頑疾。由于互聯網的虛擬性,使得經營者更加疏于履行其應盡的相關義務,‘互聯網+KTV’的衛生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解決迷你KTV衛生問題的關鍵,是明晰負有責任的經營者主體。”羅勇表示,“目前圍繞迷你KTV有以下三方關系:咪噠公司是生產方,商場是購買方,消費者是使用方。由于目前并不清楚誰是接受消費者通過微信、支付寶支付費用的第一主體,所以只能分情形對迷你KTV的經營者主體做如下分析。第一種情形,消費者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向咪噠公司支付,咪噠公司在扣除每臺機器交易流水的15%后再支付給商場。在這種情形下,咪噠公司提供設備(迷你KTV)供消費者使用,而商場提供放置設備的場地,且雙方從流水中分成,因此兩者都是迷你KTV的經營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咪噠公司和商場負有提供給消費者舒適、衛生服務環境的附隨義務,所以兩者應共同對迷你KTV的衛生問題履行應有的義務并承擔相關責任。第二種情形,消費者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向商場支付,商場在扣除每臺機器交易流水的15%后再支付給咪噠公司。在這種情形下,收取迷你KTV費用的直接受益方是商場,且設置地點也在商場。商場作為迷你KTV的經營者,負有保持KTV衛生的附隨注意義務。咪噠公司作為設備的供應方,只負責設備維修等售后服務,衛生問題并不在咪噠公司的責任范圍之列。”
“其實,解決迷你KTV的衛生問題并不難,難的是從根本上提升經營者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而這就需要嚴格依照《消法》等相關法律,通過媒體監督乃至司法審判,標本兼治地予以解決。”羅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