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 田珍祥 馮松齡)6月2日,以“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行為,共同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為主題的2017年第一期“消費維權對話”研討會在京召開,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楊紅燦、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常宇、中國消費者報社社長朱劍橋、國家食藥監總局食監三司副調研員彭小婷,以及企業代表國肽、唯品會相關負責人分別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此外,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內蒙古等省(區、市)工商局的負責人,北京、上海、廣西三省(區、市)消協組織負責人在研討會上與記者、專家進行圓桌對話,共同探討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行為,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話題。會上,中國消費者報社副社長李曉清宣布啟動“為消費者心中的優質產品點贊”征集宣傳活動。
多方互動 積極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楊洪燦: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746號)要求,為切實做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2017年,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將采取以下重要舉措:一是進一步規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積極開展商品質量監管執法。二是集中整治不正當競爭行為突出問題,嚴厲打擊線上線下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三是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的治理力度。四是加強商標行政執法,實行打假和扶優相結合。五是加強網絡交易商品市場監管,深入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六是發揮信用約束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七是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出臺。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常宇:全國消協組織2017年第一季度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顯示,網絡購物中涉及假冒偽劣問題的投訴占比高出平均水平近四成。根據消費維權新形勢,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網絡誠信 消費無憂”消費維權年主題,目的就是要不斷推動重點消費環境的改善,促進提升消費品質,通過受理消費者投訴、開展商品比較試驗和服務體驗式調查、約談經營者等方式,督促相關問題的解決。一是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理清責任劃分、強化責任分工。二是希望經營者嚴把質量關,強化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三是希望消費者主動“點贊”優質產品、“拉黑”假冒偽劣產品,同時自覺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消費者報社社長朱劍橋:在線上營銷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假冒偽劣商品也借用各種高科技手段鉆法律空子,侵害消費者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成為極其頑固的一顆毒瘤。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一直是工商機關和消協組織的工作重心之一。在構建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新機制的格局下,還需要監管部門、社會組織、專家學者、企業、媒體等相關各方進一步加強溝通,達成共識,協同互動,形成合力。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監三司副調研員彭小婷:“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行為,共同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離不開抽檢,我們今年重點是打造國家、省、市、縣四級的抽檢信息公布矩陣,進一步改善抽檢信息查詢的方便性、可及性。一是堅持進一步推動抽檢信息公布工作體系化。二是持續為公眾查詢信息創造便利條件。努力實現抽檢信息大家隨時隨地處處可查、好查。推動地方各級在官網建立抽檢信息公布專欄和查詢數據庫,并設計醒目的圖標和便捷的查詢入口,便于消費者在官網查找。
此外,積極與媒體合作,公眾獲取信息主要來自媒體,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主動與區域內的主流媒體、都市媒體,特別是網絡、微博微信公號、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建立合作機制,讓媒體成為宣傳抽檢信息的主陣地。
國肽集團、國肽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恒:李克強總理提出為優質產品“點贊”,把不良奸商“拉黑”。這句話成為眾多企業追求產品質量,打造優質品牌的勵志名言。國家對產品質量的重視,促使企業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加大質量監管力度,密切配合,形成“政府引導、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擔負起行業質量的重任。我們非常注重企業實力與文化的提升,從企業自身做起,營造重視質量、創新變革的良好氛圍,緊緊依靠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培育具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內核,實現企業自身價值。
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黃紅英:以我們自身來說,所有進駐品牌,都經過正規授權,并通過6個部門層層審核,最大程度保障商品源頭真實可靠,避免了假冒產品流入市場。
強化商品質量監管 加大對網絡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方葆青:北京市工商局與天津市場監管委、河北省工商局簽署《京津冀商標保護區域合作備忘錄》,達成建立區域聯絡機制、加強執法聯動配合。聯合執法行動取得重大戰果,如聯手搗毀一條制售假冒“殼牌”潤滑油生產線,涉案金額256萬余元。
2016年8月,北京市工商局與12家大型電商平臺企業簽訂《加強網絡交易消費者權益保護框架協議》,積極探索構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新型政企合作平臺。數據統計顯示,框架協議簽訂后,9、10月份網絡消費行業投訴同比均呈現下降趨勢。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網絡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京津冀等跨區域執法協作,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商品的質量監管工作。
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長胡浩:2016年以來,上海市工商局持續對全市流通領域銷售的與消費者生活關系密切的服裝鞋帽、箱包皮具、家用電器及兒童用品等商品開展抽檢,共對10大類50多種商品進行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檢出683批次不合格商品,依法督促經營者對不合格商品采取整改、下架、退市等措施。此外,先后開展重點領域消費維權專項行動、紅盾質量維權等行動,檢查商品交易市場、商場、超市等各類經營者2.4萬余戶次。
對消費者涉及網購的投訴、舉報進行全面的大數據分析,將老百姓消費熱點、關注焦點作為監管重點。同時,在31家大型電商平臺網站上開通“網購大家評”欄目,鼓勵消費者參與點評,收集消費者網購體驗以及對商品質量的評價。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張雪林:浙江作為商品交易市場大省和重要網購平臺所在地,一直把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作為維護市場秩序的重點工作,近3年共查處假冒偽劣案件1.73萬件,罰沒款2.85億元。去年共查處網絡炒信案件349起,打掉了8個大型刷單炒信平臺,涉案刷單金額累計高達2.7億元,涉案商家1.86萬家,涉案刷手6.36萬名。
浙江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部署“放心消費在浙江”行動工作,還牽頭建立由23個省級部門組成的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暨全面實施“放心消費在浙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與省食藥局、省旅游局緊密合作,共同制定了《浙江省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建設評估管理辦法》及示范商店、網店、餐飲、景區等具體評估標準。
內蒙古自治區工商局副局長楊林:2016年,國家工商總局第一次部署對網絡交易商品的專項抽檢,內蒙古與北京、上海、重慶、浙江一同承擔此次任務。在查辦案件方面,針對近年來手機上網月末流量清零等投訴舉報熱點,經授權,對三大電信運營商涉嫌濫用支配地位的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迫使被查企業向社會作出包含“流量月末不清零”“提速降費”等整改承諾并已實施。內蒙古工商局還查辦了鹽業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案。根據消費者投訴舉報,立案調查后,對該鹽業公司作出罰沒款合計298萬余元的處罰,有效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下一步,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流通領域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和服務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張嚴方:假冒偽劣商品之所以在網上泛濫,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消費者自身的維權意識以及辨別假冒偽劣商品的能力比較弱。一些商家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誠信經營的企業文化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網絡交易平臺方面,有些規則還沒有健全,導致假貨進駐平臺,銷售給了消費者。政府層面,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還需要完善,懲罰力度不夠。
所以,消費者要拒絕買假,提高維權意識。電商要守法經營,堅守誠實信用原則,嚴守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底線。平臺方面要承擔責任,嚴格審核商家,對售假商家零容忍。政府有關部門方面要嚴格執法,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發揮消協組織職能作用 進一步凈化消費環境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曉軍:北京市消協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式,不斷提升消費維權工作水平,聚焦重點以及在消費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隱患,關注重點人群、重點領域和新興消費,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通過創新方式,將消協工作從維護個體消費者權益向維護群體消費者權益提升,從個案維權調解向行業制度建設提升,把握規律,打好補丁,從制度上堵住消費中存在的漏洞,從根本上維護好消費者權益,讓假貨無處遁形。
近年來,北京市消協進一步加大了商品比較試驗力度,加強對某個行業領域的商品持續關注,連續開展比較試驗,跟蹤商品,促進整個行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同時,繼續堅持通過公開披露假冒偽劣商品和部分嚴重不合格的產品,利用輿論力量擠壓侵權行為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警示、規范經營行為,凈化消費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廣西自治區消委會秘書長陳繼輝:去年,廣西60歲以上老年人突破了800萬。老年消費者由于缺乏科學消費知識,防騙能力差,容易上當受騙,成為消費維權的重點問題之一。不法商家利用部分老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向消費者兜售假冒偽劣商品。我們積極與各級工商部門、消費者組織溝通協調,制定消費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編寫培訓教材,落實授課專家;建立老年人消費教育基地,組織老年大學學員參加消費教育活動。發現將假冒偽劣商品銷售給老年人的事情,教育消費者主動向工商和消委會投訴,請求依法查處,避免了更多老年人上當受騙。通過教育讓消費者遠離假冒偽劣商品,是消費者組織發揮消費教育職能的重要方面,我們通過開展“百場消費教育大講堂”,促進老年人消費維權能力得到提高。
四川省消保委副秘書長侯芳: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和國家工商總局的統一部署,結合四川的實際,我們精心組織開展了“四川消費我點贊”消費者評議活動,收集和整理各市(州)消委會或行業協會在企業自愿申報的基礎上所推薦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研究確定宣傳推廣對象名單,通過媒體宣傳,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廣泛發動消費者積極參與對展示對象進行評議,廣泛收集消費者反饋的意見,以此來提高消費者的理性消費意識,遠離假冒偽劣商品。
針對消費者不同年齡,不同消費水平,獲取信息渠道不同的實際情況,有效整合現有媒體資源,充分發揮各自所長,宣傳推廣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讓消費環境得到進一步凈化。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參與四川省工商局正在醞釀構建的“放心舒心消費在四川”的平臺建設工作,更好地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為消費者服務。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張嚴方:消協組織開展的比較試驗就是好中選優,開展的調查評議等活動,既是消費教育引導,也是直接拒絕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發揮了消費者組織的社會監督作用,能從很大程度上減少假冒偽劣產品的橫行,讓消費環境進一步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