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滬銅走勢格外引人注目。在一系列利多信息因素的提振下,2017年12月7日至12月29日,滬銅主力1803合約上漲了7.86%,持倉增加85460手。滬銅價格不斷走高,與基本面逐漸背離,現貨貼水也越來越大。目前多空分歧較大,短期價格存在回調風險。
宏觀數據向好
根據SMM數據,2017年12月銅下游行業PMI綜合指數終值為50.93,較預期初值增加0.78,繼續位于榮枯線以上。銅下游行業整體消費穩中有升,其中電子行業、交通行業和家電行業處于生產旺季,消費增加顯著,從而帶動銅下游行業PMI綜合指數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2017年12月綜合生產指數為54.01,綜合采購量指數為44.58。綜合生產指數仍位于擴張區間,電子、交通和家電行業生產積極性較高。綜合采購量指數回落至榮枯線以下,臨近年關,企業有回籠資金需求,基本以消耗自身庫存為主,采購意愿不強。
下游補庫意愿不強
現貨成交冷淡,下游企業對目前銅價并不太認可,貼水程度逐日加大。加上國內產業鏈價格傳導不順暢等,銅價過快上漲極大地推高了下游的加工成本,下游凈利潤進一步降低。短期美元指數有望受到宏觀數據影響,低位反彈對大宗商品有一定的壓制作用。隨著多頭炒作熱情逐漸消退,滬銅多頭落袋為安的謹慎情緒愈發濃厚。在2018年元旦沒有明顯利好消息的情況下,短期滬銅有望出現技術性回調。
CFTC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6日當周,銅凈多單增加至99520手,為2016年10月以來最高。凈多頭增加也證明海外機構對中國2018年消費需求看好,中長期銅價重心逐漸上移。短期技術回調可能是多單較為安全的試單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