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實體小額貸款公司相比,網絡小貸公司不存在地域限制。與P2P網絡貸款平臺相比,網絡小貸公司又突破了額度的限制,且可以利用自有資金和金融機構資金,資金成本要更低。因此,網絡小貸牌照備受追捧。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月8月初,全國批復了153家互聯網小貸牌照,主要分布在19個省市,廣東省最多有43家,其次是重慶市28家。而據網貸天眼的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全國各省已批設了至少240張網絡小貸牌照,其中完成工商注冊的已有215張。
實際上,網絡小貸牌照的收緊早有跡象。資料顯示,今年2月,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舉辦的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表示,基于互聯網開展跨區域經營的小額貸款業務存在一定風險,銀監會正在研究網絡小貸相關指導意見,建議各地在全國性指導意見和辦法出臺前能夠慎重批設。
而11月21日晚間的上述《通知》,直接讓網絡小貸牌照“急剎車”。
李虹含認為,由于資本逐利的本性,多數進入網絡小貸行業的公司本著逐利的沖動而進行牌照申請。將小貸跨區域進行業務推進,同時收取高利息,變相成為網絡高利貸。此次整頓與停止批設對整個行業具有示范與規范效應。
“截至2017年11月6日,市場上有網絡小貸牌照242張,其中完成工商注冊的215張,獲得地方金融辦批復但尚未注冊的有6張,已經過了金融辦公示期的有21張。正如支付牌照暫停發放提升支付牌照價值一樣,網絡小貸牌照的停止發放也將推高牌照交易價值。” 李虹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在肖颯看來,《通知》的下發,給了市場明顯信號,也讓從事某類業務的公司注意及時備用其他業務條線,防止出現叫停后影響金融消費者的情形。“掩耳盜鈴”鴕鳥式思維沒有意義,重視政策變動,重視法律風險,永遠是金融企業的生命線。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上述《通知》被標注“特急”,《通知》稱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對于普通線下的小額貸款公司,放開區域限制也是近年的事,從一個區到一個市已經是很大的進展。然而市場并不滿足,通過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形式,鉆了法律法規的空子。一地部門批設的類金融機構是否能開展全國性業務,有爭議。金融業務畢竟不同,有很強的外溢性,金融安全的底線也是不容挑戰的,因此,在這一階段,將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規范在一定范圍內,還是有一定考慮的。”肖颯說。
收緊現金貸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