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科班生回歸投資本行
其實在阿里巴巴正式確認俞永福調崗之前,業界對于這位41歲的“阿里太子”的職業生涯已做出預測,其中回歸投資和創業成為最主流的兩種猜測。這種猜測基于俞永福此前的從業經歷。
公開資料顯示,俞永福于2001年初加入聯想投資,負責電信、新媒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的投資工作,歷任投資經理、副總裁。2016年加入UC,俞永福擔任董事長兼CEO,負責公司的戰略規劃及整體運營。2014年6月,UC被并入阿里巴巴集團,俞永福在阿里新成立的阿里移動事業群出任總裁。9個月后,俞永福正式出任高德集團總裁,同月,俞永福兼任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網絡營銷平臺阿里媽媽總裁。
對于俞永福掌管文娛業務業界當時頗有微詞,認為相比于文化產業,俞永福以往履歷證明他更熟悉移動互聯網行業,并對公司整合有過人之處。為此,艾媒咨詢CEO張毅對北京商報記者坦言,“俞永福本來就是做投資的,他進入UC其實是投資人轉變為CEO的身份,他的強項還是在于投資,俞永福的眼光比較準,也比較有魄力,加上他在大文娛方面的管理經驗,相信在阿里的整個五新戰略升級中,是擔任投資組長比較合適的人選”。
eWTP策應五新戰略落地
如果說大文娛是阿里未來競爭術之一,那么eWTP則是阿里未來競爭之道。早在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就提出建立一個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的呼吁,該平臺的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參與全球化,讓消費者在此平臺上實現“全球買,全球賣”。
為促進eWTP的建立,2016年上半年,馬云跑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洽談,2016年底,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聯合阿里巴巴打造了全球首個eWTP“試驗區”。今年3月,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成為中國以外的第一個eWTP數字中樞。
此次成立eWTP投資小組并任命俞永福為組長,是加速eWTP發展之舉。“eWTP雖然是去年提到的概念,但是阿里實際上早已在做類似的動作,因為如此大體量的公司內部其實是缺乏創新的,所以阿里在過去五年都在做投資布局,比如收購UC、優酷土豆和音樂公司等。”張毅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
在張勇看來,阿里集團已明確五新戰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的三駕馬車:基礎設施落地、戰略思維輸出、生態圈投資拉動。確保能夠專注高效地投入五新戰略,則是阿里決定成立eWTP投資工作小組的初衷,更重要的是,eWTP的布局是為了策應阿里五新戰略,這對于阿里的未來至關重要。對此,張毅進一步解釋,“可以肯定的是,五新戰略在阿里內部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或者說在五新領域里能夠持續發展的、對阿里產生基礎支撐、在上游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恐怕只有靠投資,這也是馬云能夠退休的關鍵一步”。(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鄧杏子/文 韓瑋/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