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1月12日電 近日,秘魯官方致函國家質檢總局,允許三門峽蘋果向秘魯出口,這是繼加拿大、美國、智利后,三門峽蘋果打開的又一國際市場。
近年來,類似三門峽蘋果出口秘魯的案例在河南還有很多。湯陰雞肉、信陽磚茶首次出口蒙古國,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潢川鴨肉首次出口新西蘭,成功開拓大洋洲市場,鄭州速凍食品順利出口烏干達,率先登陸非洲市場……越來越多的河南農產品正成為海外市場“寵兒”。
河南西峽縣雙龍鎮陳坪村位于伏牛山深處,56歲的村民王海賢種植的1萬袋香菇成熟后被加工成干菇,隨后送往鎮上國內最大的雙龍香菇交易市場。幾經轉運,最終出現在數千公里外日本大商場的貨架上。
通過一朵朵香菇,西峽縣眾多“王海賢”們同世界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3年時間,西峽香菇年出口貨值從2014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3.8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干香菇出口貨源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西峽香菇產業的成功得益于河南省實施的“一縣一品”創建工作。河南糧、棉、油、肉生產總量均為全國前3名,食品工業是河南兩個超萬億產業之一。然而,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卻長期未能轉化成出口競爭優勢。
為彌補出口短板,河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向河南省政府提出了“一縣一品”創建工作設想。2015年5月河南正式出臺意見提出,要加快實施出口食品農產品品牌戰略,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創建“一縣一品”“一縣多品”。
經反復論證,河南省篩選出食用菌、肉類產品、木柳制品、食品添加劑、鬃羽制品、蔬菜、果汁飲料等14個出口品種給予重點培育,最終形成10億美元、5億美元、2億美元和1億美元出口梯隊。
短短兩年時間,三門峽靈寶、漯河舞陽、駐馬店泌陽等地復制西峽模式,香菇陸續出口到德國、俄羅斯、墨西哥和 “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三門峽香菇,出口金額從2014年的不足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超過14億元。不僅僅是西峽香菇,還有杞縣大蒜、光山茶葉等多個品種得到復制推廣。
2016年,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成為全省重要出口增速引擎;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30個,居全國第二位;重點培育出了1個10億美元、3個2億美元、5個1億美元出口品類等9個核心品類……越來越多河南農產品正加速走上“世界餐桌”。(記者孫志平、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