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電總局稱《絕地求生》暴力血腥 小米游戲還未公測或面臨下架風險
日前,風靡全球的《絕地求生:大逃殺》(簡稱:《絕地求生》)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簡稱:廣電總局)點名批評,稱其暴力、血腥,將難以獲得出版運營許可,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數工委)建議國內游戲企業不宜安排研發、引進此類游戲,不提倡以測試此類游戲方式吸引用戶。
對此,有券商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前,業內有消息稱,騰訊有意拿下《絕地求生》的國內代理權,雙方已經開始進入洽談階段,但是廣電總局的態度一出,代理權一事恐怕就此擱置了。”
另一方面,10月30日,小米互娛發行、西山居研發的《小米槍戰:大逃殺》(簡稱:《小米槍戰》)正式發布,該游戲與《絕地求生》屬于同類型,曾一度被冠以“中國版吃雞”的名號。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監管層面對此類游戲抵制態度堅決,《小米槍戰》也不排除下架風險。
《小米槍戰》蹭熱點開啟內測
今年以來,《絕地求生》成為一大熱點,游戲玩家競相追逐。根據游戲平臺Steam Stats的數據統計,截止到10月29日,該游戲銷量達到1723.91萬套。10月30日記者截稿當日,該游戲日活用戶(DAU)峰值達到227.67萬,位于熱門游戲排名首位,遠超第二名《Dota2》的73.87萬,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一位資深游戲測評師在聽到《證券日報》記者提起《絕地求生》時,連呼了三聲“奇跡”,“《絕地求生》的英文名是《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這個Playerunknown是個傳奇的游戲玩家,他發明了這種游戲模式,做過幾個大逃殺的mod,上次在h1z1那個游戲中火了一把,這次聯合韓國藍洞公司直接做成了獨立游戲。《絕地求生》屬于逃生類游戲,勝者只有一個,勝利后屏幕上會顯示‘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因此該游戲更通俗的名字叫做‘吃雞’,今年暑期開始風靡全球,絕對稱得上是年度最火爆的游戲,沒有之一”,他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廠商也摩拳擦掌,試圖分得逃生類游戲的一杯羹。有媒體報道,騰訊曾計劃代理《絕地求生》的中國版權,甚至還有意收購藍洞公司股權。
同時,小米互娛也蹭上“吃雞”熱點。10月18日,小米游戲官方微博表示:“2017注定是雞的受難年,難擋玩家們對吃雞的熱情,《小米槍戰》‘吃雞’玩法終于開測了!”隨后,小米創始人雷軍也轉發了該消息,并向網友推薦這款游戲,落實進軍“吃雞模式”。
10月30日,《小米槍戰》在北京召開發布,雷軍站臺。資料顯示,該游戲由小米互娛發行、西山居研發。小米互娛在現場宣布,《小米槍戰》于10月30日18時起正式開啟“內測”,并定檔11月15日正式上線。
廣電總局否定“吃雞”模式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日前,廣電總局主管部門明確表示,對逃生類游戲持否定態度。數工委表示:近期了解到,國內已有不少游戲企業高度關注甚至著手研發此類游戲。就此情況,我委特意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業務主管部門咨詢了有關游戲出版管理政策,希望能夠為國內游戲企業提供宏觀引導,穩妥開展相關業務。
據悉,總局業務主管部門已經注意到《絕地求生》游戲的情況并對該類型(玩法)游戲保持密切關注。由于該類游戲不僅普遍存在大量血腥、暴力內容,而且其類似于古羅馬角斗場式的游戲體驗與生存理念的設定嚴重偏離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慣與道德規范,不利于青少年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鑒此,對于“大逃殺”這類鼓勵殺戮、尤其單純以殺死其他游戲玩家扮演的角色為手段實現最終目的的游戲,總局明確持有否定態度,將難以獲得出版運營許可。為此,數工委建議國內游戲企業不宜安排研發、引進此類游戲,不提倡以測試此類游戲方式吸引用戶。同時,電競、直播等平臺也不應為此類游戲提供宣傳、推廣等服務。
有業內人士認為,《小米槍戰》可以上線公測,肯定是拿到版號了,但是監管態度明確的背景下,《小米槍戰》能運行多久,仍是個未知數。
對于上述疑問,西山居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米槍戰》是)小米互娛主推的,我們只是研發。”而小米互娛方面則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