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納入MSCI迎實質性推進 65億元大單涌入38只概念股)
繼今年6月20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即MSCI,又譯明晟)決定從明年6月份起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ACWI全球指數后,昨日A股納入MSCI指數相關工作迎來實質性推進,MSCI公司發布了MSCI中國A股納入指數,該指數主要動態反映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A股成份股的走勢變化。
受此影響,昨日MSCI概念板塊表現搶眼,整體上漲0.64%。其中,新城控股、宇通客車、華域汽車、廣匯汽車、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等個股昨日漲幅均在3%以上。
事實上,MSCI概念股自6月20日被宣布納入MSCI相關指數后,走勢一直較為強勁,截至昨日MSCI概念板塊累計漲幅約13%。個股方面,包括中國鋁業、鹽湖股份、科大訊飛、萬華化學、伊利股份、天齊鋰業、洛陽鉬業、洋河股份、北方稀土、濰柴動力、永輝超市、京東方A、工商銀行等在內的17只MSCI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30%以上。
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MSCI概念板塊6月20日以來的優異表現,顯示出市場對被納入MSCI成份股的極大青睞,而昨日MSCI中國A股納入指數正式發布后,將受到國內外市場機構的廣泛關注和跟蹤,對A股市場是一個重大利好,未來海外增量資金有望不斷流入A股。
而中金公司在其最新研報中也表示,8月份MSCI指數A股成份股調整完成后,潛在A股納入標的從初始的222只擴大至236只。結合更新后的納入名單和MSCI公布的全球跟蹤相關指數的資產規模,靜態估算2018年MSCI納入A股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的資金流入規模約在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左右。
在增量資金未來逐步入場的良好預期下,場內資金已開始大幅布局MSCI概念股,僅從昨日資金流向來看,有38只MSCI概念股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在1億元以上,昨日累計吸金65億元。其中,中國中車(4.36億元)、中國建筑(3.54億元)、伊利股份(3.32億元)、五糧液(3.29億元)、中國石化(3.27億元)、中信證券(2.95億元)、平安銀行(2.48億元)、海通證券(2.38億元)和中國中鐵(2.02億元)等個股昨日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均在2億元以上。
除MSCI納入A股給資本市場帶來海外增量資金這一利好邏輯外,與MSCI指數相關的海外資金整體穩健的投資風格對A股市場價值投資的引導,更受市場各方的看好,也更利于A股走出中長期牛市。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表示,MSCI對納入成份股要求十分嚴格,被納入MSCI指數的A股成份股往往是業績穩健增長、估值合理的各行業龍頭股,相關個股的投資價值突出,對被納入MSCI的個股股價表現也形成強有力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