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今年下半年,中資公司赴美上市掀起一個小高潮。尤其是互金企業赴美上市,更是爭先恐后,除了赴美上市的拍拍貸、和信貸和趣店,10月2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又正式披露了中國金融科技企業融360的IPO招股書,成為今年下半年第4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互金公司。除此之外,業內還有多家互金公司正在為上市做準備,有些已經有審計團隊駐場辦公對企業進行上市前資質摸排。
中資公司赴美上市掀起小高潮,這無疑是各方樂見其成的。實際上,還在一年多之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還在刮起私有化回歸國內市場之風,以至監管部門不得不加強對中概股回歸的監管。
當然, 中資公司赴美上市掀起小高潮,這是由國內與國外市場的背景所決定的。就國內股市來說,雖然今年來,IPO發行速度前所未有,但由于IPO排隊企業更多,導致目前IPO排隊企業數量仍然有近600家左右,所以企業上市仍然面臨著較大的排隊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為了早日上市,抓住企業發展良機,所以,仍然有部分企業放棄在國內排隊,而直接赴境外上市,包括赴美上市及到香港上市。
不僅如此,國內IPO上市門檻高,也將部分企業擋在了國內IPO的大門之外。比如,目前國內IPO非常關注企業效益指標,企業利潤低于3000萬元/年的基本上被擋在IPO的大門之外,而一些券商更是將門檻定在了5000萬元/年。這讓一些業績并不突出甚至是虧損的公司很難在國內市場進行IPO。
此外,隨著中概股回歸潮的平熄,中概股又再次得到了美國投資者的認同。比如,近年來,許多中概股公司在美國股市上也都獲得了不錯的漲幅,特別是首家赴美上市的互金企業宜人貸,上市一年半以來,股價上漲了15倍,市值也從2億美元漲到如今的31億美元。中資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良好表現,足以證明美國市場對中資公司的一種認同。這就為中資公司赴美上市再次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正是基于這樣一些原因,中資公司赴美上市在今年下半年以來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而這種小高潮的到來,顯然又是值得肯定的。
一方面是有利于這些中資公司的發展。畢竟上市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企業能夠抓住機會上市,這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A股上市還需要排隊很長時間的情況下。這些企業通過赴美上市,實現融資,顯然是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好的條件。并且由于美股對上市公司的規范發展具有嚴格要求,中資公司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因而更有利于公司的規范發展。
另一方面中資公司選擇赴境外上市(包括赴美上市)有利于減輕A股市場IPO的壓力。畢竟目前A股市場排隊等待IPO的企業太多,允許一部分公司選擇赴境外上市對于A股市場來說是有積極意義的。
有一種狹隘的理解,認為企業赴境外上市就是優質上市資源的流失。對于這個問題,需要全面看待,一方面并不是所有赴境外上市的公司都是優質公司;另一方面即便部分優質公司赴境外上市,也有利于樹立中資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