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北上廣結余養老金調劑東三省?
養老保險制度即將發生新變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昨天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要盡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明年就會邁出第一步,先實行基本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能夠在不同地區之間均衡養老保險的負擔。
事關每個人退休生活,相關新聞被轉發和評論:
全國救助?
上述講話,是尹蔚民在談到解決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問題時說的。
所謂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是指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制度規定、統一調度使用基金、統一經辦管理、統一信息系統,以此為主線,實現全國基本養老保險事業的統籌協調發展。
2009年底,各省都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截至2015年,我國基本實現了省市之間的養老保險的統籌,但是省省之間還沒有形成統籌機制。
針對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消息,有觀點表達了擔憂:
一是今后如果拿北上廣結余的養老金調劑東三省,是不是變相“劫富濟貧”?
二是如果結余地區的人民交的養老金發給了別的地方,會不會打擊他們繳費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會不會滋生赤字地區的惰性,養成伸手就拿來的習慣?
也有很多人反對上面的觀點:
一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基本國情,先富起來帶動后富,在全國范圍內統籌是理所應當;社會保險應回歸互助救濟的本源,全國統籌才是保險的應有之義。
二是廣東省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全國外來務工人員的支持分不開,但是他們大多數沒有享受到當地的,把有什么不可以?東北三省曾經是共和國長子,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時期起到過重要推動作用。
三是作為外地來的打工者,我現在不需要提取養老金,如果遠在家鄉的父母的養老金就要斷流了,我認為經過一定的程序,把我居住所在地方的養老金劃撥過去,沒有什么不妥。
養老問題形勢緊迫
正是因為涉及復雜的歷史沿革因素,養老問題一直沒有萬全的解決方法,然而在老齡化環境下,這一問題又是時不我待。
尹蔚民指出,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截至去年底,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了2.3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6.7%,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5億,占總人口比重已經達到10.8%。
在老齡化的同時,我國養老保險還存在未完全覆蓋的問題。
雖然我國養老保險的覆蓋率已經超過90%,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仍有一億人沒有參加。這一億人主要是靈活就業人員,互聯網、快遞等新業態就業人員,以及中小企業人員特別是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從業人員,這三類人員將來老了以后的基本社會保障是個要重點攻克的難題。
三顆定心丸
要最大程度上解決全國人的養老問題,解決措施是什么?尹蔚民給出了三個解決方案,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就是其中之一。
解決方案一:全國統籌,互助共濟
尹蔚民說,我們國家比較大,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老齡化的程度差異也非常大。比如黑龍江,這是現在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最困難的一個省份,它的撫養比是1.3:1;廣東的撫養比最高,是9:1。實行全國統籌之后,就運用了社會保險的大數法則,互助共濟。
他還透露,現在養老保險基金每年大概當期結余都有4000多億元,累計結余是4萬多億元,可以支撐16個月的發放,但是省與省之間不平衡。
全國統籌的目標,要解決因統籌層次低帶來的制度不夠規范統一、各地的養老負擔畸輕畸重、基金規模效應低、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不夠順暢等突出問題。
解決方案二:市場化投資運營
多年運作經驗表明,全國社保基金管理的養老金獲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是減輕養老金發放壓力的重要路徑。
尹蔚民說,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國務院已經作出決定,現在已有八個省份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有4000多億元,使現在積累的養老基金能夠保值增值。
解決方案三:劃撥國有資產
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使社會保障基金這個蓄水池能夠越來越大。
“這是近期我們在攻克第二個難題方面可能會采取的幾項措施。長遠的還有若干項措施,我們會成熟一項推出一項,這樣能夠使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使所有的老年人生活都有保障。”尹蔚民說。
一位業界人士表示,最新的養老保險改革思路,其實折射出中央希望打造出一個國民級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的想法,建立人人均等的普惠救助,這是更大程度上的公平,是給所有人吃下定心丸。不同地區的居民要想退休后拿到更多養老金,還有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補充養老保險等多層次的養老支持系統,需要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