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0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央行:人民幣國際地位持續提升
無論是旅游還是貿易,如今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越來越方便,而人民幣正在國際的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前,央行發布《2017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人民幣已經穩居中國跨境收付第二大貨幣,人民幣國際使用也正在穩步發展。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去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9.85萬億元,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重為25.2%,人民幣已連續六年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收付貨幣。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6年末,中國境內銀行的非居民人民幣存款余額為9154.7億元,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余額約為1.12萬億元,人民幣國際債券未償余額為7132.9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末,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央行表示,人民幣跨境所使用的基礎建設也正在進一步完善。去年,央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和直接參與者擴容,同時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業務規則,提高數據報送質量。
“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央行表示,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地位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接受程度將不斷提高,各國央行和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意愿將逐步上升。
此外,央行表示,今年,人民幣國際使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使用渠道將進一步拓寬。人民幣國際化將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報告表示,未來,人民幣的支付、投資功能將不斷增強、深化。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框架不斷優化,將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接受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報告表示,配合“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國家的使用也將穩步擴大。
央行認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廣度和深度的不斷增強,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境外主體參與我國金融市場將更加便利,人民幣跨境金融交易有望持續增長。
-鏈接
中國連續7個月增持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8月份增持34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是中國連續第7個月增持美債,也是中國連續第3個月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今年8月份的持債規模為1.2005萬億美元,比7月份增持345億美元。而自今年2月份以來,中國已連續七個月增持美國國債,累計增持規模達到1494億美元。
對于美國國債的增減持,中國官方此前曾表態稱,美債市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市場,不論增持還是減持都是正常投資操作,中國會根據市場上的各種變動進行動態優化和調整操作。(記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