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個世界第一 核電技術迎來“中國芯”
中國核電已成為世界能源市場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日前表示,核能在中國已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時期,中國正在成為核電發展的中心,并為全球核能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建機組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技術路線“百花齊放”,在三代堆型中,既有從國外引進的AP1000、EPR,也有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CAP1400。其中,我國自主研發建設的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因具有第四代核電安全特征受到世界矚目。
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工程進展順利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是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控股企業,由華能集團、中核建設集團和清華大學合資建設,項目以已建成投運的清華大學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為基礎,規劃建設一臺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
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項目于2012年底開工建設,目前仍在建設中。記者在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看到,辦公大樓、職工食堂、值班宿舍、培訓中心、綜合倉庫、應急道路、碼頭等已經投入使用,40多米高的反應堆廠房高高矗立,核電廠內綠樹成蔭。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美國和德國開始研發高溫氣冷堆。從70年代中期起,清華大學核研院開始進行高溫氣冷堆的研發。2004年9月底,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主持,清華大學核研院在10兆瓦高溫氣冷堆實驗堆上進行了固有安全驗證實驗。
實驗結果顯示,在嚴重事故下,包括喪失所有冷卻能力的情況下,不采取任何人為和機器的干預,反應堆能保持安全狀態,并將剩余熱量排出。美國核學會前任主席克達克教授對這一安全實驗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這個高溫氣冷實驗堆的技術及安全水平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石島灣核電廠兩臺機組的核心部件反應堆壓力容器已于2016年安裝完成。壓力容器高約25米,重約610噸,由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實現了超大型反應堆壓力容器設備的國產化制造。
據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毛巍介紹,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的壓力容器、主氦風機和蒸發器等設備均實現國產。
石島灣核電廠地處東部沿海的山東半島最東端,廠址條件優良,地質結構穩定,無海嘯歷史記錄,周邊人口密度低,無須遷移人口,交通條件、取水條件良好,電力出線便捷,是國內具備開發建設大型核電基地的優良濱海廠址之一。這里還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規劃總容量在800萬千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