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
一名咨詢者走入位于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創業會客廳(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發揮企業家精神,需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市場環境。國家行政學院開展的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顯示,民間投資“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依然存在,個別地方政府誠信意識欠缺。
意見提出,強化企業家公平競爭權益保障,依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依規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說,意見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負責人一視同仁,對激發更多人創業創新積極性有持久意義。
建立企業家個人信用記錄和誠信檔案
守信激勵不足,失信成本偏低;商業欺詐、制假售假、偷逃騙稅等現象屢禁不止……失信行為破壞了市場秩序,傷害了企業家實干創新的積極性。
意見提出,健全企業家誠信經營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企業家個人信用記錄和誠信檔案,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推行監管清單制度,清除多重多頭執法。
“誠信守約的契約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表現形式。加強對企業家誠信經營的激勵約束,是企業著眼未來,成為‘百年老店’的安身立命之本。”劉泉紅說。
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取得積極進展。但市場準入中各種許可限制仍然較多,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較高;監管缺失、檢查任性、執法不力等問題比較突出。
意見提出,加強對企業家優質高效務實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和領域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的程序性規范;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開機制;建立健全幫扶企業家的工作聯動機制。
“政府部門要樹立為企業家服務的意識,減少繁瑣的審批程序,在改革中敢作為、多作為。”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說。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說,意見從精神引導到實際幫扶,從眼前困難到未來傳承,作出全面部署,不但弘揚企業家精神,壯大企業家隊伍,還為企業家專注品質、持續創新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護。
加大黨校、行政學院等機構對企業家的培訓力度
優秀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和“關鍵少數”。優秀企業家精神代代傳承,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
意見提出,將培養企業家隊伍與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以適當方式予以表彰和宣傳。加大黨校、行政學院等機構對企業家的培訓力度。強調加強黨對企業家隊伍建設的領導,發揮黨員企業家先鋒模范作用。
“企業家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要自覺成為黨在經濟領域的排頭兵。”宋志平說,中國企業家隊伍緊跟著黨和國家的政策成長起來。國有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家攜手共進、不斷進步,靠的正是不斷加強黨的領導。
“引導企業家樹立崇高理想信念,把優秀企業家開拓創新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厲以寧說,相信在企業家特別是年輕一代企業家中,優秀企業家精神將不斷迸發,企業家國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將不斷提升,推動中國經濟取得新成就、形成新優勢,助力中國夢早日實現。(新華社記者 安蓓、陳煒偉參與采寫:劉紅霞、于佳欣)